临汾新闻网讯 在学生时代,开学第一课一般都会写新学期计划,直到工作后,很多人依然会保持提前规划事情的习惯,不同的是,它有了另一个名字——记手账。
“手账”一词最早起源于日本,它可以是记事本、备忘录,也可以是记账本、日记本,或者是游记本、速写本。与文具店售卖的普通日记本不同的是,它们都被装帧和设计成一本书,有封面、封底、刊号、定价,也有责任编辑和出版社,而且页面设计更为精美。据了解,在日本,无论男女老少都会随身携带手账本,随时随地拿出来看,或者在上面记录,每本手账都有自己的风格,透露着主人的性格与偏好。对他们来说,手账不仅有备忘功能,更是规划人生的重要工具。
近几年,手账在我国开始流行,微博和豆瓣上也出现了一些手账达人,他们用漫画、插画、涂鸦、剪贴、胶带粘贴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自己的手账变得有艺术感,用十分文艺的方式来规划和记录生活。
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左浩瑜就是手账达人,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很多高中同学也和她有同样的爱好。“过年回临汾和同学聚会的时候好多同学在交流记录手账的心得,我才知道有这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上大学后就变成了手账一族。”说起手账,左浩瑜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我觉得手账就是升级版的日历和日记本,放寒假时,我每天在手账上倒计时,图文并茂的小清新风格,期待回家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浓厚了。快开学了,我也提前用各色彩笔列下详尽的学习安排。”说话间,左浩瑜顺手打开了自己的手账本,映入眼帘的是用彩色铅笔书写的一句话:遇见美好的自己。旁边还用粉色条纹胶带和一些蝴蝶结贴纸来装饰,看上去十分美观舒适。“之所以钟情于记录手账,不仅是为了记录生活,更希望它能督促我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左浩瑜看来,手账让她学会了管理时间,自从记手账以来,她上网追剧和玩手机的时间变少了,她相信这些节省下的时间能够让她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而也有很多人的手账本就轻松很多,在平阳广场电信营业厅上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在手账本上贴一些票据,或者记录生活内容,然后画画。张女士坦言,“记录生活,以后翻阅起来能回忆起曾经开心的事情,这样快乐感也会增强,而且我平常工作比较忙,感觉生活都变得机械化。”自从有了手账本,写写画画的过程让张女士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和轻松,“虽然我的手账本不像别人那样排版讲究、色彩丰富,但我自己喜欢就足够了。我的本子里有出游时的机票、门票,有读书记下的自己细化的句子,也有自己喜欢的食谱。”在手账本中,张女士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当手机与网络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时,我们渐渐远离了纸笔。但手账一族却坚持用五彩斑斓的画笔记录生活点滴。手账迎合了时下碎片化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同时也被用来管理时间、规划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醒人们好好享受生活。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