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公共文化设施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记者在相关部门获悉,今年全市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快构建市、县、乡(镇)、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
从市级层面讲,文化方面,将着手开始平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建设,其中市文化中心(城市文化综合体)要完成项目论证、设计、土地、环评等前期筹备工作,市图书馆要主体竣工,临汾戏剧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要按照工期加快推进,蒲剧院综合排练大楼投入使用,完成临汾大礼堂修缮项目;体育方面,汾河体育公园作为全省两家国家级体育公园之一,已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与汾河公园建设规划相衔接,以满足群众体育活动、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目标,按照适合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大型赛事的标准,抓紧项目规划,并同步开工建设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射击射箭靶场等,完成临汾市体育场改造项目。
从县级层面讲,文化方面,将按照“三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一院(影剧院)、一场(文化广场)”的要求,对现有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对不达标场馆做出规划,争取立项建设,正在建设的要抓快进度,尽早投入使用;体育方面,要按照县城社区“10分钟健身圈”的要求,既要抓好公共体育设施进公园、广场、社区工程,又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及综合型体育场馆建设,其中大宁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在年内建设投入使用,汾西县、古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和浮山县、大宁县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项目积极争取早日开工。
从乡村层面讲,要按照省里安排的进度,整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活动广场,与有关部门一起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设施和工程建设,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等工程。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