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展会多 市民家门口享盛宴

2016-04-21 10:54: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刘贞麟现场挥毫泼墨。

  临汾新闻网讯 没有火爆的开幕式,只有淡淡的墨香飘散在和煦的春风里。

  4月15日上午9点,“林深不语”三斯堂藏画展在我市拉开了帷幕,霍春阳、宋唯源、李晓庵、刘贞麟当代四大名家的80余幅经典之作亮相山西师范大学美术馆,吸引了我市书画收藏家及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一睹名家作品的风采。

  此次收藏画展为期6天,作品内容涵盖山水、花鸟、花卉翎毛、竹木散石等。题材丰富,格调高雅,艺术风格清新独特,彰显了画家们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精深的艺术造诣。在师大美术馆的一、二楼展厅,《山珍》《君子风度》《梅》等作品前围满了“识货”的书画爱好者们,他们纷纷说,此次能欣赏到这么多的大家精品确实难得。这次参展的名家阵容强大,其中霍春阳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烟台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宋唯源现为清华大学创作基地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院客座教授,中国国画书法艺术创作基地国画艺委会委员;李晓庵现任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刘贞麟现任清华美院书画高研教学基地副主任,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传统花鸟班导师,清华美院霍春阳美术理论课题班助理导师等职务。

  当日10点整,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中央美术学院的宋唯源教授款款地走了进来,他将为师大美院的学子们和临汾的书画爱好者作一场主题为《中国绘画的程式框架》的学术报告。“关于写生,李可染大画都是小景,而黄宾虹小画都是大景。问题在于可染是眼前之景,而宾虹是胸中丘壑。窗明几净,沐手焚香,诗情画意,是中国画创作之过程……”宋唯原教授一谈起中国画来就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并排坐着在临汾已小有名气的花鸟画画家吕一力和梅莹,她俩悄悄地打开了手机的录音系统,不想放过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此次藏画展的举办为我市文化艺术界人士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宋唯源教授谈中国画的同时,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传统花鸟班导师刘贞麟在展厅铺开画案,现场为书画爱好者们挥毫泼墨,这位倾心宋元明以来的绘画传统,主张传统绘画“筋骨血肉”一脉相承的“70”后画家说,他来临汾已经不下10次了,2012年,他来临汾的时候,《临汾日报》为他做过《画家的第六根手指》的报道,文章写得挺有意思;他说喜欢用产于襄汾县邓庄镇的“好古麻笺”书写作画,“好古麻笺”有色泽光洁、纹理细密、吸水性强、渗墨自然等优点,他每次来的时候都要带一些回北京用。他说,“我1973年出生于山东巨野,临汾可以说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喜欢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斯堂亦名百扇居,又号適庐,画廊创建于2002年,三斯堂画廊多年来以收藏书画为主,藏品丰富精美,涵盖全国书画名家佳作,在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之余,积极搭建书画交流平台,通过藏品展、名家书画展以及邀请名家交流创作等活动,丰富了我市书画创作,形成了三斯堂画廊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若军为此次藏画展作前言说:名公绎思挥笔端,驱山走海置眼前,展品于斯,希冀有所裨益于世,不负收藏展览之初心也。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