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书香今更浓
——临汾书香城市建设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2007年5月,同享知识共建书香临汾”读书活动正式启动,一场阅读热潮在临汾这座极具厚重历史的古城如火如荼展开。
2014年,我国首次将“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纳入立法进程。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出“全民阅读”,并将其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充满书香的日子来临之际,由“书香临汾”引申“全民阅读”工程的十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阅读的队伍中,被三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越来越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播撒在临汾四百多万父老乡亲心田,更像秋天的果实收获在古老的平阳大地。
襄汾 阅读活动新招不断
襄汾是丁陶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历史深厚而久远。
自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开展以来,该县348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农家书屋。为做好“建设、管理、使用”三篇文章,充分发挥“育民、惠民”两大作用,襄汾县依托农家书屋这一阵地,组织图书馆专业人员编制教材,对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一项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
与此同时,为倡导全民阅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襄汾县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在全县连续开展了“我喜欢的一本书”襄汾,我可爱的家乡”中国梦·我的梦”我的书屋·我的梦”陶寺——我们的骄傲”拥抱春天·诵读经典”等主题演讲和青少年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宣传了农家书屋的作用,激发了群众的读书热情,在丁陶大地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曲沃 农村文化墙显特色
作为晋文化的发源地,曲沃这个昔日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农业大县,如今致力于农业转型发展,被列为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其高节奏运行、整体快速推进的态势,在促进农业强县发展的同时,更带动了农民的持续增收。
在书屋初建之时,该县就对158个农家书屋统一配发书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编号、登记、陈列,并建立了巡查制度。与此同时,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科技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学习掌握一定技能,很多人称农家书屋是他们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为有效提高农家书屋作用,曲沃县开展了“农家书屋让村民走进去,让图书走出来”活动,结合农村特点,依托书屋开展了文化墙建设活动。各村委将文化经典、道德规范、科技知识、法律法规,以整齐划一的版面形式固定在街面房墙上,满足了村民抬头可见的学习需要,同时也美化了乡村环境。
侯马 “悦读会”别具一格
侯马盟书作为我国目前所发现古代文字中最早用毛笔书写且篇章完整的官方典籍书法真迹,一直是晋国古都侯马的一张名片,该市禇村“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的称号更让这里的居民们倍感自豪。而凤城乡的“悦读会”又成为该市开展全民阅读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凤城乡高度重视读书活动,在乡政府院中设立了一个优雅别致充满文化气息的读书室。在这里,人们可以读书,讨论问题,还定时开展讲书评书活动,激发读书热情。该乡提出一个很新颖的口号——“先让一部分人读起来”。同时,还开展了读书1+1活动,就是一个党员带动一个支部,一个家长带动一个家庭,让大家逐步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
古县 书香社会建设深入持久
作为一个仅有9万余人口的山区小县,古县把“书香古县”作为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目标。2011年,作为试点,古县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图书馆总分馆系统,各乡镇、社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单位建立起以古县图书馆为总馆的图书馆总分馆系统,读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借阅到县图书馆的各类图书,还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直接查阅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更好地方便全县群众利用各级图书馆资源。
古县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除正常工作时间外,每天晚上延迟两小时闭馆,节假日不休息,并常年开展“冬季百日文化活动”、亲子互动、感恩教育课堂1+1拨橘子活动”、名著悦读”读书沙龙、经典故事开讲啦”、十佳读者”评选等系列活动,为文明和谐县城赋予了文化内涵。
古县金玉书庄被评为全国首届“书香之乡”,管理员张金贵也被省图书馆学会评为“最美乡村、社区图书管理员”,多次获得省、市表彰。
2012年初,古县成为临汾唯一被山西省表彰的“文化强县”。
洪洞“百家书屋话德孝”活动初见实效
在2012年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之后,洪洞县委、县政府依托这一阵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丰富提高农家书屋使用功能的同时,在全县463个行政村开展以“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弘扬中华德孝文化”为主题的百村书屋话德孝活动,以德孝文化为切入点,倡导读书明理,把农家书屋与弘扬农村正能量有机结合起来。
广泛组织村民阅读有关核心价值观及德孝文化方面的书籍,并组织大家交流讨论,邀请市、县有关专家进乡入村为村民讲解,以说事拉理的方式,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感化群众,达到读书明理的效果。
各村组织群众开展评选本村道德模范,如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好村民、好门第等,并在村内张榜公示,让村民广泛讨论比较,不但使群众在评选讨论的过程中受教育受感化,而且要保证把群众真正公认的好人评选出来,使村民学有榜样,做有示范。同时,广泛讨论制定或修订适合本村情况的村规民约,从而把村民的行为引导到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新轨道。
全市读书活动异彩纷呈
纵观全市,2007年5月26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来自全国12家文化传播单位、知名出版发行社联合主办的“同享知识共建书香临汾读书活动”在临汾市影剧院举行了启动仪式。活动旨在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倡导读书理念,打造临汾文化品牌。活动在17个县(市、区)全面展开,同时为贫困山区、经济困难村及学校免费赠送价值不菲的图书。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工作,以“职工书屋”为建设载体,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通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大职工中掀起新的读书热潮,引导职工“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增强知识技能储备,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每年不间断开展向农民工送书活动,真正把“职工书屋”打造成凝聚力强、形象佳的职工文化品牌。
十年间,一座座农家书屋在平阳大地上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批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书籍在村民间广为流传;一个个图书柜在教室一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读书朗诵会在机关厂矿和学校如火如荼开展;一本本满含爱心的书籍被送进工棚,送到农民工手中……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临汾,用满城的书香再次给全民阅读这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添上了深刻的年轮。
首席记者 卢凯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