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笔墨情满怀 同心同向通力行
民革党员王哲峰毛笔手抄《中国共产党章程》
临汾新闻网讯 耗时半个月,108张,28厘米×18厘米,金底红字的中正小楷,一份完完整整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整齐有序,工整排列在襄汾县书协副主席、中山书院院长、民革党员王哲峰书案上。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发挥特长,笔墨抒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生日献礼,来表达一名基层民革党员同中国共产党的深厚友谊和同心同向通力行的情感与决心。
走进位于襄汾县振兴路王哲峰清茶会友、谈书论道的兰庭小院,浓浓的书香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数十盆各色兰花拾阶而放,斋号“三槐居”正居东方,古朴雅致。书画作品悬挂四壁,无不给人以静雅古正之气。
说起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由来,还得从今年全国上下全面铺开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说起,“今天,你抄了吗?”这句话变成了襄汾县很多党员每天打招呼必须的口头禅。身边的朋友、亲戚每天都在讨论手写党章,而这竟成了这位党外人士抄写党章的契机。今年4月,民革临汾市委开展了一次“双学一跟”(学习讲话,学习作风,跟党奋进)专题培训,有幸参加的王哲峰,对老师讲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用典讲解让他听得十分入迷,当时,就萌发了学习共产党党章来帮助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念头。几思翻转,他心中一亮,“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干脆自己也发挥特长,认认真真抄一回吧。”练习书法数十载的王哲峰,楷、行、隶、草合体兼备。做事较真的他,打定主意后就开始不断琢磨。“无论躺着还是坐着,满脑子想的都是用什么纸张、用什么字体、如何布局、怎样去写。”王哲峰说。就这样琢磨了一星期,王哲峰最后选用了金底红字,小楷书写,装订成册。金色寓意中国共产党事业长盛不衰,一片辉煌;红色字体庄重大气,表现建党创业的艰辛。整册作品笔墨精致、酣畅淋漓,字体风格转换自如,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更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抄写期间,王哲峰几乎没有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每天回到家就开始埋头苦写,平均每天花费三四个小时,有时在家人的催促下才肯停笔。党章字数多、字小,抄写时难免有抄错行、抄错字的情况,自我要求严格的他,写错后就重新拿新的纸张继续抄写,不允许单张出现任一错别字。为了让每个字都能体现党章的权威性、严肃性,他对字的起笔收笔、间架结构都十分讲究,慎之又慎。
过程虽辛苦,但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和鞭策。“书法是珍贵的传统文化,用书法抄写党章,横竖撇捺之间都能多想多悟。抄写一遍,既加深了对党章的理解,又弘扬了传统文化。”王哲峰说,“作为一名党外人士,在此次创作中,再次深刻体会了中国共产党创业的艰辛、守业的决心;同时对书法的感悟也更深了一层。”
书作力求味厚质坚,故能朴茂多姿、情趣隽永,书法之美也赋予了党章更多魅力。现在,凡是来到王哲峰家中的亲朋好友、书法同仁都会被这本108页的新党章所吸引,而王哲峰也乐于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仅得为下。’书法如此,做人亦是如此。”王哲峰深有感触地说。(焦玉龙 仪舒玉)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