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工作人员给小记者讲解山西地震分布带
临汾新闻网讯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临汾晚报小记者团来到了临汾市地震局,了解了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局的工作人员杨博为小记者们讲解了地震的形成与其类型。
小记者练习双人自救姿势
“知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呀?这个是地震仪模型,是世界最早的检测地震的仪器。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预测地震都是一个难题,地壳有20万公里厚,科学家们也无法知道地下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参加地震演练,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可以自救。”在讲解后,工作人员还教小记者们在两个人以上时如何保护自己。
小记者学习地震相关知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分批来到了实时监测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实时检测地震的地方,它是通过监测地脉动来监测地震发生的地方,你们看到的蓝线就是检测到的震动,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人为的因素而发生的震动。”说完,地震局的工作人员还为小记者们演示了3月12日运城市4.4级地震的实时监控情形,监测仪器发出了“滴滴”的响声。“你们看到的是运城市地震的时候仪器检测到的震动,看到了前面一截蓝线是平的吗?因为把平时正常的震动给缩小了才能显出地震时候的震动,对比一下就知道地震的时候地脉动的幅度有多大了。”
小记者踊跃发言
在看完监测仪器后,工作人员还为小记者们播放了关于地震的自救的动画片,以及1996年邢台地震的纪录片。生动的动画片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让小记者们记住了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看完纪录片后,小记者们向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法制宣传科的工作人员潘鹏为小记者们一一解答。
“您好,我是临汾小记者团的李东峰,请问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躲避危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到比较空旷的地带,如果来不及到空旷地带,可以寻找一个比较结实的掩体,躲藏在下面保护自己。我们现在的房屋结构比较结实,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倒塌下来,也可以留出空隙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潘鹏回答。
在活动结束后,小记者李鲜悦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的时候小动物们会有一些反常的表现。还知道了地震的时候如何自救,如何保护自己。”
记者 苏亚兵 实习生 韩晓功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