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乐融融

2016-08-19 10:20: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走,唱红歌、跳舞去!”8月15日傍晚,霍州市辛置镇宋庄村村民宗林爱吃过晚饭,就带着孩子和姐妹们结伴而行,前往该村文化广场休闲健身。

  入秋时节,每到夕阳西下,村里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走到一起,投入到广场舞健身当中,尽情畅享休闲健身带来的乐趣。此时的宋庄村,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整齐划一的农民新居,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树绿花红,崭新的文化健身广场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械等,村民们进进出出其乐无穷……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美景。

  “以前文化广场只是老人和孩子们的锻炼场地,自从我们学会了广场舞,我几乎天天都到这里来健身、唱歌跳舞,如今文化广场成为了全村人的乐园。”宗林爱介绍说,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了水泥路,村卫生所、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和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村里人文明健身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谈论发家致富的多了,吵嘴打架的少了;小伙子也不愁找不着对象了。

  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健身器材上边聊天边锻炼,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在人群里尽情地玩耍,尽情畅享休闲健身带来的乐趣。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宗林爱加入到了广场舞的人群中。整齐的列队婀娜多姿,变换的舞步活力四射,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神采飞扬,手中的红绸随着节奏飞舞,舞步矫健,精神焕发,她们是一群喜欢文艺的农村妇女,更是一群充满乐趣的大妈大婶,走进她们中间,记者被那份喜悦与快乐深深感染。

  趁着中场休息间隙,记者和村民们拉起了家常。村民杨会珍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除了看电视、串门聊天、打打麻将外,就没有其他娱乐方式了。现在,村里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健身、休闲、娱乐。”村民朱兰荟接过话茬说:“我从小就爱跳舞,自从文化广场建起来后,我们有空就来这里跳跳舞、唱唱歌,心情好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生活特别充实!”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跳了几支广场舞之后,村民们一展歌喉,唱起了红歌。站在最前面的是郭俊英,她今年72岁,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别看她年龄大,指挥起来却是有板有眼。

  “现在咱农民富裕起来了,农闲时节,大家组织起来开展文艺活动,这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郭俊英介绍说,我们这支秧歌队报名的队员络绎不绝,目前已经有20名,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33岁,而且人数也逐步增加!广场舞不仅在本村跳,而且还参加了霍州市文化局和霍州市民间鼓乐艺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八蜡庙民间鼓乐艺术协会汇演,并获得了优秀奖。

  采访接近尾声时,郭俊英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村的乡村文化红火着呢!咱农民现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没啥两样!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开展合唱、锣鼓、太极拳、戏曲表演和拔河、扑克、象棋、篮球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并不断创新我们节目编排,打造宋庄村特有的文化品牌。”

  近年来,霍州市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科学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完善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村级文化场所,打造文化服务圈,营造了“自觉健身”、“我要健身”的浓郁氛围,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该市将文化惠民作为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推进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影下乡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广大群众对文化体育的需求,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