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今年的主题是“扶贫解困助残自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盲人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和认可;然而,他们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参与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今年的盲人节到来之前,记者走访相关部门和盲人群体,了解盲人的生活、就业等情况。 (郝海军)
毛海全饱含深情露心声
你是我的眼 携手相伴到永远
宋丽君悉心照顾毛海全
临汾新闻网讯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10月11日,在尧都区铁一区15号楼2单元的一户民房内,47岁的毛海全饱含深情地唱着《你是我的眼》,而依偎在一旁的妻子宋丽君则眼泪中带着微笑。眼前温馨的一幕,不禁令记者眼眶湿润。
紫色衬衣、休闲裤子、魁梧的身材……初见毛海全,他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很难看出这个中年男子的异常,直到在妻子的搀扶下,才能缓缓挪动步伐就坐,记者发现原来他一直生活在没有“窗户”的世界里。
“2007年,毛海全患上了糖尿病,后来由于并发症的缘故,2013年底,他的双眼仅仅可以感知一丝极其微 弱的光。”回忆起丈夫刚刚失明的那段时间,宋丽君说,“那真是连哄带骗,不断地鼓励他,多亏我有一颗强大的心。”
看到妻子翻起了以前的“旧账”,一旁的毛海全赶紧笑着打起了圆场。好好的眼睛突然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一时间,心里真是难以接受。那时候,只能把脾气甩给老婆。而为了照顾我的生活起居,鼓励我树立积极面对未来的信心,她默默地承受了一切,用宽容和理解陪伴我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对我不离不弃。”说到此处,毛海全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
自从毛海全失明后,为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单位领导也将其由原来的侯北机务段调至临汾,现在从事库房保管的工作。然而,对于毛海全来说,生活中处处形影不离、朝夕相伴的妻子,如今,也成了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另一双眼睛”。
“整理库房、清洁打扫,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我来说却非常困难。平常基本都是她来帮着打理,同事们经常调侃说‘看人家这媳妇,生活中招呼,工作上帮忙,真是有福气呀!’”听到丈夫的夸赞,宋丽君不禁莞尔一笑。
夫妻本是同林鸟,不离不弃现真情。如今,在宋丽君的悉心照料下,毛海全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每天清晨夫妻相伴出门散步、锻炼,晚上,两人携手在平阳广场、鼓楼广场跟着动感的旋律,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浓浓的甜蜜涌上两人心头。
文/图记者 成华
盲人就业单一 多渠道帮扶改善
临汾新闻网讯 说起盲人平时从事的职业,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盲人按摩。但是,就业难始终困扰着盲人群体,盲人就业形式的单一性、局限性是他们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对此,记者调查了我市盲人的就业情况。
记者走访了一些残疾人,发现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残疾人的学习生活状况都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但是就业仍是很大的问题,途径也比较单一。以视障人群为例,80%以上的盲人都选择了按摩行业。
说起按摩,盲人从业者石巨峰表示,绝大多数盲人选择了按摩行业,从事演艺事业的盲人屈指可数,更不用说钢琴调音师、心理咨询师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了,视力缺陷给盲人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局限。聋哑人的就业面相对开阔一些,盲人就业面最窄。
同时,不少盲人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给予的关心与帮助,从建立无障碍设施到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工作人员都会想方设法通知他们参加,学习更多的知识,接触更多的朋友。
据我市残疾人联合会数据统计,目前我市盲人的就业形势仍以按摩为主。而且我市开设了专门的培训学校,盲人经过培训后,就业率可达80%以上,正逐渐形成一个特色品牌。同时,市残联每年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丰富盲人朋友的业余生活,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记者 祁欣
拓展多技能培训 希望社会多理解
临汾新闻网讯 “希望以后我可以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比如唱歌或者拉小提琴。”10岁的甜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近日,记者走访了临汾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盲人适合从事哪些职业,学校进行了怎样的岗位技能培训。
据学校盲人部的乔老师介绍,一般课程分为文化课和技能课两种,上午为基础的语文、数学等课程,下午则是按照学生们的兴趣开设的按摩和音乐课程。“目前,岗位技能培训以按摩为主,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健康要求比较高,所以按摩这个职业是最有就业前景的,在具有基础文化教育水平的前提下,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职业达到生活自立。”
该校教务处主任魏老师表示,其实盲人也有其他比较适合的职业,如从事钢琴调音师、歌手等职业都能作为长久的生计。“盲人作为弱势群体,从外形和自信心都与正常人不同,竞争力相对较弱。盲人在接受教育或就业时会遭遇歧视,使视障人群难以融入主流的劳动力市场,也很难得到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机会。”魏老师表示,视力障碍人士都有自己想要从事和感兴趣的领域,但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包容。
目前在临汾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甜甜告诉记者,她已经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六级优秀演奏师的荣誉,不仅如此,她在唱歌方面也有天赋。“我和我的同学一共10个人,在今年中央电视台的‘魅力中学生大赛’中获奖了,我们的参赛节目是现代舞《慈母心》,像魏老师对我们说的,只要是一朵花,总会有开的一天,我相信我会是那朵花。”甜甜说,她的很多同学都希望以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
魏老师希望社会能够为盲人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就业机会,除了按摩,盲人还可以在音乐、特殊教育等方面有所建树。事实上,视障人士具备了相应的技能,一定可以胜任相应的工作,学历越高,对他们的将来越有帮助。” 记者 潘华玲
我市3万盲人按摩就业不发愁
临汾新闻网讯 在临汾,一说起盲人就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盲人按摩了。
确实,近年来,盲人按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据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振攀介绍,自2006年至今,该校已经为近千名16周岁以上的盲人免费进行了按摩培训,90%以上就业成功,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此外,该校还为盲人朋友免费培训电脑,教给他们如何上网,如何通过网络学习,让他们能融入到社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市现有残疾人303204名,占全市总人口的7.35%,其中视力残疾人(盲人)31227名,占残疾人总数的10.3%。
多年来,临汾各县(市、区)残联都在培训盲人按摩,让更多的盲人掌握了这门技能,盲人经过培训后,有的在临汾打工,有的远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就业,盲人按摩已经成为临汾盲人的一个品牌。目前,我市共有10家省级盲人按摩示范店。建设之初,这些店严格按照省里相关要求进行;经营一年后,从业的盲人按摩人员两人以上,并实现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残联按照从业人数进行补助,每名残疾人补助5000元。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提高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对符合条件的盲人进行补助。
记者 郭秀婷
市残联盲人协会主席薛鹏呼吁
盲人就业 渴望更多关注
薛鹏闲暇之余喜欢玩音乐
临汾新闻网讯 市残联盲人协会主席薛鹏是出生于1982年,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双目失明,从此,他眼前的世界一片乌黑。然而,他的内心却丰富多彩,他上过盲校,考到北京联合大学,曾在上海、深圳打工,2004年回来创业,现在他的盲人按摩中心已经运营了12年,目前,他及他的团队已通过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考试,他也获得中级职称,他的按摩中心即将升级为薛医生医疗按摩诊所。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薛鹏对盲人的就业状况有着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据他介绍,目前,临汾市登记在册的视障、语言、肢残、精神四大类残疾人有30多万,其中,视力障碍者大约有3万人,相对其他类型的残疾人来说,这一群体的就业率最高,绝大多数从事了按摩行业,从实际来看,按摩几乎是最适合盲人朋友从事的工作,在全国来看也是如此。
然而,就业率高不等于行业状况好,按摩这个行业从业门槛低,可职业要求高,虽然大部分盲人都能就业,但就业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因为,按摩毕竟是个商业行为,一旦开门做生意,无论是否残障,都得遵从市场规律,而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致盲,视障者尤其是全盲者的学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仅凭着几个月的按摩培训,只是在按摩手法方面学会了专业技能,心智水平、与顾客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就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很多人因难以胜任这份工作而被辞退。
创业方面,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政府减少了60%的个人所得税;房租、水、电、暖等硬性支出,却没有任何降低,与健全人创业成本一样,对于经营能力远远低于健康人的残疾人来说,残疾人创业开店面临的困难更大。创业没有保障,导致就业群体不稳定,相对能力资质好的按摩师向了大城市。
导致人才往高收益的大城市流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即消费环境与消费水平的影响,在临汾,按摩收费不高,自然按摩师的提成就低,因此,很多盲人按摩师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薛鹏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在我市保健按摩一小时的收入一般在30-40元,按摩师的提成是15-20元,做的好的员工,一个月工资是2000多元。我曾经往北京介绍过一个员工,他在北京一个月收入6000多元。”人才往高收益的城市流动,直接导致我市连年来按摩水平整体没有提高。
随着生存压力的加大,行业内也出现了恶性竞争、打价格战,便宜的劳动力可换取一时的收入,可是完全不利于整个行业健康的发展。
近年来,我市对残疾人的工作逐渐加强,尤其是从2007年起,市残联比较重视盲人按摩培训就业工作,市里开办了培训学校,每年约免费培训一二百人,这些人几乎都来自社会底层,这样的免费培训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生存技能,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个残疾人,薛鹏认为,总体上,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还不够,希望能提供更多有关盲人群体的优惠政策。
看着薛鹏办公室内电子琴、吉他、手鼓等多种乐器,看着他熟练地操作电脑、看着他玩转智能手机,记者实在难以相信眼前的他是个全盲多年的残疾人。薛鹏直言,其实,自己的事迹虽然在盲人中比较突出,但是,盲人掌握这些技能并不特别,之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很惊奇,是因为健康人对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心理状况了解太少,如果有更多的人关注、关心残疾人,其存在感与幸福感就会增强很多。同时,残疾人自己也应该加强学习,适应现在生活的节奏与需求。
文/图记者 韩晓芳
盲人教师纪小小
没有光明,生活同样多彩
纪小小“阅读”专业书籍为自己充电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29岁的纪小小是一位先天性盲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看见过半点光明。即便如此,坚强的纪小小从来都没有对生活失去过信心,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
从小就坚强独立的纪小小不但性格开朗,而且执著向上,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完了中专,而且还成为了一名按摩教师,并且尽自己所能将“光明”带给更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
10月12日,记者在临汾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见到纪小小时,他正在办公室内使用电脑“阅读”专业书籍。
“我们盲人在身体上没办法跟正常人相比,虽然大家不歧视盲人,而且在各方面对盲人都有特殊照顾,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更加努力,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纪小小说,我们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那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正是因为视力的问题,我们的其他感官要比正常人灵敏得多,所以我们要学会发掘自己的优势。”
“怎样才能发掘自身优势呢?”听到记者提问,纪小小笑了笑说:“这也得靠自己,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有些人因为身体的局部残疾,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社会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自暴自弃、堕落不堪,这样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自身的优势。想要发现自身优势,必须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曾经我也幻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毕竟好多盲人天生音质就很好,后来发现自己在音乐方面确实没有天赋,所以放弃了。后来为了生活,慢慢接触了按摩一发就不可收拾。”虽然纪小小说的很是轻松,但事实上他的按摩之路远没有那么简单。
刚开始学习之时,由于对人体各个部位不太熟悉,各个穴位的作用和位置都不太清楚,因此他也不敢盲目下手。“那时候做的最多的就是研究人体,经常抱着人体骨骼模型反复摸索,有时候卧室里就放着一副骨架。”纪小小调侃道,我自己都已经习惯了,反正我也看不见,就是经常吓到别人。在正常人看来,卧室里放着一副骨架难免有点怪异。”
除了自己不断摸索学习外,为了能准确把握穴位和按摩力度,纪小小经常拿自己做实验。凡是自己身上能够到的地方,他几乎都做过无数遍的按摩。“只有在自己身上试,才能准确把握力度,避免给别人按摩时出现问题。”纪小小一边操作自己的电脑,一边向记者介绍……
经过不断的刻苦学习,纪小小终于学业有成,不仅能够独立按摩,而且对于盲人按摩还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盲人的特殊身份还是给他的就业带来不少压力。几经辗转,纪小小来到了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成为了那里的一名按摩教师。自成为按摩教师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全心全意、竭尽所能把学生教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能够安身立命。
殊不知,在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里,纪小小面对的学生不仅仅只是视力残障人士,更有肢体残障人士,如何“分类教学”成了难题。“刚开始上人体解剖课时,我习惯手把手地教学,但这对于那些视力没有问题的学生来讲无疑是浪费时间。”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每一个穴位讲解清楚,并且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手法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学生,纪小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尽量以精准的语言去教授学生,并且因人而异适时调整授课方法。
如今,纪小小早已教学自如,桃李满天下。他经常勉励自己:只要心中有阳光,纵使眼睛看不见又如何;即便没有光明,生活也会同样多彩。”
文/图记者 杨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