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小记者:穿越历史尘烟 再访人祖山

2016-10-18 10:3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穿过历史尘烟,“人祖文化”绵延不绝;经历炮火洗礼,革命先烈长眠山中。10月16日,临汾晚报小记者团再度到访吉县人祖山。50名小记者在漫山的红叶中,感受金秋的迷人美景,聆听优美的历史传说,回顾往昔的硝烟炮火,塑造坚毅的人生品格。

  活动现场,临汾晚报小记者团与人祖山景区联合举办了“临汾晚报小记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震寰表示:人祖山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人祖’命名的大山,这是我们山西人的骄傲,临汾人的自豪。景区愿与小记者团一同为开阔小记者视野、增长小记者阅历而努力,让小记者在欣赏秀丽景色的同时,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爱国思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

  “腾云驾雾”赏红叶

赏红叶

  走过春的复苏,告别夏的骄阳,人祖山迎来了秋的繁茂。恰逢大雨过后,山中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云海”。小记者行在山中,如同“腾云驾雾”,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而漫山遍野的红叶则呈现一种朦胧的美,美得令人心醉。

  小记者们轻轻拾起形状略微不同、颜色深浅不一的红叶,将其小心翼翼地夹入本中。有的小记者要把红叶制成书签;有的要留作游玩人祖山的纪念;有的要将此作为礼物送给父母。

  “人祖山的红叶太美了,令人心醉神迷!”小记者们赞叹不已,纷纷用手机录下眼前的美景,恨不得长住于如此绝佳胜境。

  人祖庙里故事多

攀高峰

  人祖山是一座神奇、神秘、神圣的大山,华夏文明从这里延续,神话人物女娲和伏羲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传说。小记者随即攀登山顶,观光最负盛名的人祖庙。

  据说,洪水滔天,淹没丘陵高山,只有伏羲兄妹二人登上人祖山避过了洪水。为传宗接代,通过隔沟穿针引线,隔沟滚磨扇,结为伉俪,繁衍了一地人口。后人为怀念他们,于山巅建庙,每届农历七月十八,朝山集会纪念。

  1938年,人祖庙外墙被第二战区阎锡山的晋绥军改建为抗战防御工事。修复以后,才发现它是上中下三层碉堡,顶部为交通战壕的壮观军事工程。如今,小记者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碉堡重走抗战路,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战争岁月。

  向革命先烈致敬

学历史

  人祖山不仅是中华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先天八卦、祭祀文明的起源地,还是抗战文化的保留地。1938年,日寇5000精锐攻打人祖山,晋绥军与敌激战两天一夜,以牺牲126名官兵为代价,赢得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127名烈士长眠于此,人祖山烈日陵园为纪念他们而建,园中的石碑镌刻着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事,也在提醒着后人不忘国耻。聆听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经过,及“找回第127名烈士”的故事,小记者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们默默地向烈士致敬,决心以先烈为榜样,继承烈士遗志,刻苦读书、报效国家。

  “勿忘国耻,珍惜当下。”小记者张越深有感触,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不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挑战空中“玻璃桥”

大合影

  提起人祖山,最令小记者感兴趣的莫过于山西省首座玻璃彩虹桥。站在桥头,望向另一端,不少小记者虽心中充满期待,却不由打起了“退堂鼓”。

  在小记者团老师的鼓励和其他小记者的带动下,一些胆小的小记者勇敢地迈出脚,向着前方大踏步。此时,大家才发现,站在桥上,山中风光尽显。在秋阳的照耀下,别有一番清韵,小记者们被美景深深吸引,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勇敢地挑战了自我。

  穿过玻璃彩虹桥,小记者一鼓作气,直奔山脚下,品尝到地道的吉县特色小吃。回顾这趟神奇的旅程,小记者刘子瑶兴奋不已:“山中有美景,山下有美食。长了见识,也学了知识。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我的所见所闻,让他们也来人祖山观光。” 文/图记者 李静 苏亚兵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