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0月24日,我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69项市级非遗项目榜上有名。至此,我市市级非遗项目达300项,领跑全省,非遗大市名副其实。
此次公布的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10大类别。其中,民间文学11项,包括苏三传奇故事(洪洞县文化馆)、飞虹塔传奇故事(洪洞县广胜寺旅游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传统音乐类3项,包括浮山八音会(浮山县文化馆)、大柴花鼓(襄汾南贾镇总工会)等;传统舞蹈类12项,包括霍州莺歌(霍州市群众艺术馆)、浮山旱船(浮山县文化馆)等;曲艺类7项,包括宣卷(乡宁县文化馆)、搬卷(吉县壶口镇)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项,包括新午拳法(尧都区群众艺术馆);传统美术类7项,包括黄河风情民俗剪纸(永和县文化馆)、太平绣球(襄汾赵康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等;传统技艺类18项,包括赵城卤肉传统制作技艺(洪洞贾安邦肉制品有限公司)、李记清真五香牛肉制作技艺(侯马伊鑫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传统医药类3项,包括谢氏艾灸(侯马开发区谢锡亮艾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姚氏乳病消药膏(襄汾赵康镇璐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民俗类7项,包括小西天庙会(隰县小西天文物管理所)、云丘山婚俗(乡宁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据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旨在为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推动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
截至2016年10月,全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0项,稳居前列,领跑全省。(董文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