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甘霖惠民众
——人行临汾中支实施金融扶贫工作纪实
崔晓初
今年以来,人行临汾中支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通过广泛调研督导,强化示范引领,组织实施了金融扶贫“春雨计划”,让金融化作春风细雨滋润平阳大地。
聚焦精准扶贫 增强发展活力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人行临汾中支立足贫困地区实际,推动银行信贷资金与贫困户金融需求的精准无缝对接。聚焦建档立卡,实施“一户一档”工程。指导和督促金融机构按照扶贫部门提供的建档立卡信息,逐村逐户开展摸排,切实把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底子和信贷需求情况摸清,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并做大做强农户小额贷款。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已向419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再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达2.98亿元,支持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聚焦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强农”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精准滴灌,创新推出了脱贫贷、仓储贷、扶果贷等10余种新型信贷产品,采取“公司+基地+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能人大户+贫困农户”等带动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扶持了种养殖、光伏等一批产业发展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聚焦易地搬迁,实施“幸福新居”工程。按照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际,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与易地搬迁、棚户区改造项目对接,目前已经引导农行与汾西县金御华府、金华名苑两项棚户区改造项目达成1.6亿元的合作意向。引导乡宁县探索推出了“阳光贷款(低息)资金+移民自筹+扶贫资金补助”移民扶贫模式,已经发放520万余元;聚焦重点项目,实施“项目富民”工程。他们会同10个贫困县支行多次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先后为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葡萄生态园建设项目、汾西县肉鸡养殖龙头企业洪昌公司等多个县域重点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聚焦就业就学,实施“助力圆梦”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作用,累计投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村干部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共计1.15亿元,同比多增0.41亿元,为广大有就学、有创业梦想的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创新服务载体 提升金融实力
人行临汾中支积极发挥基层央行金融服务职能,以建设人民银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已建成使用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进行扩容升级,打造集转账、消费、小额取现、农户信用评定、金融知识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支付服务功能,实现了各类服务功能的叠加,延伸了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他们分别同10个贫困县支行签订了到年底实现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的责任状,截至目前,全市贫困县行政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覆盖率已经达到60%,其中吉县、蒲县、古县3个县达到了100%全覆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建立,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增强了金融“造血”能力,提升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整合政策资金 增添扶贫效力
人行临汾中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目前已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2.7亿元,已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的扶贫再贷款为1.5亿元。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金融资金的合力作用,目前10个贫困县全部与合作银行签订协议,累计存入金融风险补偿金4000余万元,发放“富民贷”“强农贷”信贷产品,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考核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促进了县域信贷资金投入。通过把各项扶贫金融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全面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能力。
“春雨计划”实施以来,已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2.7亿元,已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的扶贫再贷款为1.5亿元,带动新增各项扶贫贷款5.35亿元,发放涉农贷款21.4亿元,为贫困地区送去了“及时雨”,让金融的点滴“甘霖”滋润了千万农户的心田,帮助众多的贫困人口走上了致富大道。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