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糖尿病 预防并发症
远离并发症 您要多留心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关注糖尿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群,因为饮食、作息不当等,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病人不但要预防病情恶化,还要警惕各种并发症。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位糖尿病患者,他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病友,一定要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今年54岁的杨重明(化名)在四年前被确诊为糖尿病,为了减轻该慢性病带来的痛楚,他积极寻找治疗办法,最终在2014年夏天,远赴广西南宁,做了胃转流手术。“胃转流手术是糖尿病新型外科疗法,通过改变食物流经途经,达到控制糖尿病的效果。”杨先生称,手术非常成功,但在出院前,大夫却表示,虽然通过手术控制住了病情,但还要警惕并发症。
回家后,杨先生的糖尿病得以控制,每天让他感到痛苦的“胰岛素针”也不需要了,整个人精神焕发。“我并没有太把大夫的话当回事,手术之后,大夫告诉我,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甚至脑出血。”杨先生说,当时他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自己才50多岁,还不至于会患上那些可怕的并发症。但在他手术那年的冬天,就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球体出血,面临着左眼球摘除的危险。
糖尿病并发症病发后,杨先生又在省城太原的山西省眼科医院接受了一个月的治疗,并做了一次眼科手术,这才把左眼保住。“左眼出血后,我突然想起了大夫说的话,这才发现糖尿病最可怕的其实是并发症。”杨先生说,这次出院后,他开始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生活起居,控制饮食,但2015年,还是迎来了糖尿病引发的最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
“那次出血只有几毫克,所以我今天还可以正常生活。”杨先生介绍,脑出血之后,他又住了近一个月的院,这次他的身体元气大伤,也因此让他真正重视起了糖尿病。
“很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在患有糖尿病后,都不能正视这个慢性病带来的真正危险,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告诉每一位病友,一定要重视糖尿病,严格按照医嘱调整生活作息,切不可自认为身体好就不当回事。”杨先生说。
记者 杨全
吃喝“太任性” 患病苦自知
“甜食基本不碰、面食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甚至连花生、瓜子和核桃都不敢吃,最钟爱的可乐现在对我来说比毒药还可怕,一口也不碰了。”今年57岁的高先生深受糖尿病困扰,每天控制饮食不说,就连原先的基本饮食习惯都改变了。
高先生说,14年前他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公司为拓展业务,在北京开了家分公司,他被调到北京主持分公司的工作,分公司所在的地方是东城区的雍和花园,由于该小区是新建的,不知是何原因自来水未能正常供应,加上他比较喜欢喝可乐,所以就经常成箱地买可乐当饮用水喝。在北京经常和 朋友一起吃饭,可乐是饭桌上的“标配”,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四年。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饮食量比原先大了,可是体重却减轻了,看书的时候眼睛经常模糊。”高先生说,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就赶紧去医院做了体检,一检查才得知自己得了Ⅱ型糖尿病。医生告诉他致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经常大量摄入碳酸饮料及暴饮暴食,缺乏运动所致。
起初,高先生觉得糖尿病不是什么大病,每天按时吃药就行,所以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依然我行我素。就这样,患病才几年就把糖尿病的并发症“积攒”齐全了,无奈之下高先 生只得放下北京的工作提前退休养病。
“得了病一定要认真对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为了身体健康一定得忌口。现在我每天都关注如何养生,避免给孩子们再添麻烦,糖尿病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高先生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出了问题就迟了。
最后,高先生想借助本报提醒广大中老年人,均衡饮食、合理运动、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患病一定要坚持服药、饮食要清淡节制,而且要定时定量,生活要有规律,还要按时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人生切不可再“任性”。记者 苏亚兵
“吃动”要平衡 家务全揽下
64岁的岳春花有6个女儿,一个赛一个的孝顺。每逢节假日,女儿们送来的美食多得吃不完。平日里,家务活更是女儿们轮着干,一下不让她沾手。吃得油了,动得少了,疾病居然找上门了。两年前,她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于是,她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健康计划,即管住嘴、迈开腿。
对抗糖尿病,岳春花认为控制食欲和食量很重要。她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这一习惯雷打不动。“饮食上先吃青菜再吃主食,主食不能吃太多。粗粮、细粮搭配着吃,既能保证餐后血糖不太高,还有利于减轻胰岛负担。炒菜时要少放油,最好用水煮着吃。”为了给自己补充营养,她会在两餐之间添加一样“甜点”,比如西红柿和苹果。
得知自己患病以后,岳春花改掉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尽量多出去走动,既能接触外界,还能强身健体。在家时,她又揽下“家务大权”,将擦桌子、扫地作为一种锻炼方式。对此,她提醒病友们,运动虽好,但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保持固定的运动时间,同时确保强度不过大。
这两年来,岳春花严格控制饮食,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她与糖尿病的一场战役已取得初步胜利。“从打针控制到吃药维持,我总算控制住了病情。”她感叹,不要听信保健品,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必须杜绝高危食品。只要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并不可怕。”记者 李静
管住嘴迈开腿 注射药物不上瘾
“2006年,我被查出得了糖尿病,心里很不好受。”11月12日,家住广宣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李老今年70岁,5年前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这些年来,他对糖尿病的控制还积累了一些经验。
李老说,他应对糖尿病的方法很简单:一是经常去医院检查,发现身体不适就赶紧去医院;二是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吃太多食物,早上一般吃一个馒头,中午吃点菜,再吃一小碗饭,晚饭和午饭吃得差不多,甜食坚决不吃;三是坚持早晚走路,每次走半个小时。“有些人说患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很多,比如眼睛失明、患尿毒症等。我患病5年了,没出现并发症,希望其他糖尿病患者也能积极与疾病作斗争。”李老说。
“糖尿病是一类进展性疾病,其实血糖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只要掌握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积极、科学治疗,检测血糖,控制好饮食,坚持运动锻炼,了解与糖尿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就可以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市疾控中心慢性病科工作人员介绍,患有糖尿病后,是吃药还是注射 胰岛素,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认为注射胰岛素会像注射毒品一样上瘾。其实,注射胰岛素的结构与人体分泌胰岛素的结构非常接近,只差一两个氨基酸,不会导致病人上瘾。
工作人员表示,除了积极、科学治疗外,糖尿病人控制好饮食也非常重要。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能超过饮食总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个体,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超过50%;食盐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至于水果,可以根据情况吃,尽量选含糖量低的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吃。
一般来说,合理的运动频率是大约每周3—5天,推荐每次做30—40分钟的有氧运动,但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糖尿病人要管住嘴,更要迈开腿;糖尿病人在做运动治疗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类型、频率、时间、强度等。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