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圆了景海鹏的航天梦
临汾新闻网讯 苍穹处,日月同辉,漫步其间,神剑怒啸上九重,期待归来庆成功。伴随着神舟十一号飞向太空的不仅仅有景海鹏和陈冬两位航天员,还有无数中华儿女注视的目光,更有在临汾大地原母校恩师们对景海鹏的思念与牵挂。11月16日,记者在尧文化网站与原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蔺长旺相遇,他曾是该校首创航空理论双语教学的教员。当天,记者通过蔺长旺,在网络上与当年曾经教授过景海鹏的教员进行了沟通。
恩师牵挂海鹏
愿他一切安好
那是1988年的春天,教员白云和几名干部将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毕业的100余名飞行学员从保定接回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而景海鹏就在其中,他是该校八八期学员。
在校期间,景海鹏所学习的理论课有飞行原理、空中领航、特种设备、发动机、空中射击、航空气象、军事体育等十多门课程。时任航空理论教学的教师队伍中的白云、熊绍安、周伟平、王建钊、郭临平等,都曾为景海鹏教授过课。
白云时任该校的体育教员。他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年,22岁的景海鹏军容严整,身上充盈着朝气和活力,还说着略带运城味的普通话,他的综合素质在那批学员中名列前茅,无论是单双杠、百米和1500米跑,还是机能练习、游泳和军体拳,都很优秀。热爱篮球运动的他,更是场上的佼佼者。”景海鹏性格开朗,任何时候看到他都是明亮的、光彩的、自信的、谦虚的,从未在他脸上看到不愉快,这点难能可贵。这种感染力,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正能量,像一团光芒,可以迅速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聪明、好学、反应快、理解与接受能力强是众多时任授课教员给予他的评价。
据白云介绍,从景海鹏毕业至今他们共见过两次,都是在香港。在他看来,景海鹏谦虚有礼、上进好学,而且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把自己重新归零。白云强调,这是一个优秀军人难能可贵的品质。
蔺长旺告诉记者,景海鹏那批学员是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的第三批本科生,也是该校自1987年在空军首创航空理论双语教学之后,首批在毕业时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撰写并进行论文答辩的优秀学员,受到了空军军校部领导的高度好评。在这批学员中,景海鹏脱颖而出,他毕业时的论文选题是航空气象专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员熊绍安指导下,他不但能用双语撰写,而且论文也很有水准。此外,景海鹏的航空驾驶学习,也是在学院初教团和高教团完成的,他在临汾实现了首次飞天。
“海鹏毕业这么多年,老师们中除白云外,唯有教员赵友富2010年时在北京西郊机场见过他和他的航天教练李庆龙。那次他们聊了个把小时。”蔺长旺说,赵友富曾对他详细地叙说过当时与景海鹏见面时的谈话细节和那时海鹏接受航天训练的一些情况,作为教员,我们很欣慰。”
成功绝非偶然,必定要经历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的洗礼。如今,他们的学生景海鹏做到了,老师们为之骄傲、自豪。
母校虽已为历史
但英名永存
说起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的历史,蔺长旺老师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同时又是沉甸甸的。这所学校虽然只存在了四十年,但该校教员、学员累计飞行了120多万小时,先后为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以及当时友好国家培养输送了4000余名飞行员,培训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0余名。
蔺长旺告诉记者,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是以陆军原川南军区机关为基础组建的。该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129师771团,1951年初,川南军区“一分为二”:一部分赴朝鲜作战;一部分转为军区机关,1952年9月划归空军建制。
1952年9月30日,经空军党委批准,由赖达元、刘明鉴等人组成临时党委负责领导部队的转移和航空学校的筹建工作。1952年11月15日,部队从四川泸州出发,历经18天,跨越五省市,行程数千里,于当年12月4日到达创业目的地临汾,拉开了航空学校艰苦创业的序幕。
1952年12月12日,正式命名临汾航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航空学校,校部设在临汾市,受中央军委、空军直接领导。
1992年8月,第十二航空学院与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合并为新的空军第六飞行学院,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的番号被撤销。至此,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便成为了历史。
学院虽然成了历史,但该院培养了众多“名人”,从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新中国打下美机第一人的李汉,长空雄鹰杜凤瑞,驾机回归的徐廷泽、黄植诚,到即将从神州十一号归来的航天功勋景海鹏,他们都毕业于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
如今,28年前的事,当年意气风发的教员们都已是花甲老人,神州十一号的飞天又将他们带进了回忆。他们以博客的形式记录者飞行学院的往事。蔺长旺用微信与战友们一同回忆当年景海鹏在飞行学院的点点滴滴。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这句话道尽了老师的牵挂与期盼。思念与祝福已化作缕缕阳光,透过云层传到神州和太空,远方的海鹏,你感受到了吗? 记者 王隰斌 祁欣
景海鹏成长经历
1984年,首次报名参加空军飞行员招考,由于身体原因落选。
1985年6月,考入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1988年,景海鹏顺利从保定航校毕业,到连云港训练基地。
1991年6月份分配到南空某部,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飞过歼六等机型,安全飞行120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6年底,景海鹏参加了航天员选拔。
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乘组。任务分配为03号返回舱值守航天员。
2008年9月28日傍晚,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景海鹏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
2012年6月12日,入选 神舟九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乘组,分配02岗,并当选指挥长。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许,神舟九号顺利发射,景海鹏与刘旺、刘洋一起乘坐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2012年6月18日14时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自动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17时07分许,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舱门并顺利进入天宫一号。
2012年6月29日10时08分,景海鹏从神舟九号返回舱顺利出仓。
2016年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景海鹏、陈冬两名宇航员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景海鹏担任神舟十一号指令长。
2016年10月17日7:30分,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景海鹏、陈冬两名宇航员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景海鹏担任神舟十一号指令长。
2016年10月19日凌晨,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自动交会对接三个小时后,航天员景海鹏成功打开天宫二号实验舱舱门,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景海鹏成为首个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本网综合
景海鹏陈冬 离开天宫进入神舟飞船
从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至今,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已经在太空工作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的任务已经接近尾声。
17日,景海鹏和陈冬将开始进行撤离天宫二号的准备工作,并进入神舟飞船,之后将返回地面。据凤凰网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