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大“红立方”走进小学讲长征

2016-11-19 10:00: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实习记者 卫慧婷 王 楠) “大家知道长征是什么吗?”

  “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中最难的是大渡河”一声声稚嫩的回答响彻了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1)班的教室。

  11月18日上午,山西师大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党员志愿服务‘红立方’”走进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向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宣传长征精神。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和诗歌朗诵等活动,传承红色记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活动开始由“红立方”成员王宇娟向孩子们普及长征小知识,让孩子们了解何为长征,为何要长征以及简单的经过和趣事,吸引孩子们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乐于了解长征的历史故事,“红立方”特意准备了游戏赶“猪”过河,孩子们更是活跃,争先恐后的举手上讲台参加比赛。获胜学生赵家乐表示他非常喜欢今天的这堂课,不仅仅是获得奖品,更是因为在课堂上学习了乐于吃苦、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

  “红立方”成员李晶晶为孩子们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小鬼”的故事,其中包括坚定信念的杨世才、“小皮球”侯登襄以及挑灯夜读的伍生亭,这些小英雄的年龄与同学们的年龄相仿,讲他们的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她说:“少年强则国强,希望通过此次讲课孩子们可以学习小红军不畏艰难、勇于战斗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首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学生们领略当年红军的磅礴气势,以及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此次活动在朗诵诗歌中圆满结束。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艰苦跋涉,历时两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国民军队的重重封锁,终于胜利到达甘肃会宁。80年后,回顾漫漫征程,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韧不拔、战胜困难的支柱。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