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大生命科学院:触摸大自然的脉博

2016-11-29 10:56: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五彩斑斓的蝴蝶,神态逼真的豪猪、鳄鱼,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在山西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的一楼大厅内,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的动植物标本展现场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参观者瞪着好奇的眼睛、侧着耳朵认真倾听着介绍,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11月27日是展览的最后一天,又恰逢周末,展览现场人山人海。负责组织策划的苏俊霞老师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共分四个区域,展示区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野外实习、实验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中采集制作的动植物标本;演示区主要播放科普视频、演示标本制作的过程;体验区是让大家使用解剖镜和显微镜对动植物材料进行观察;互动区则是科普知识有奖问答。“这次展览原本只是我们学院实践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有这么多人前来参观,有这么好的社会效应,真是出乎我们的预料。”苏老师说,“此次展览规模不算大,但在板块设计、内容安排上,我们也是精心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

  兔子、猴子、鳄鱼、蛇、青蛙、豪猪,或许是熟悉的缘故,这些动物的标本最受孩子们喜爱。现场讲解员热心讲解着,“这是猴子的骨骼,这是兔子的骨骼,它们属于哺乳类;青蛙、牛蛙属于两栖类,容器里的液体是一种叫福尔马林的防腐剂……小朋友们仔细看,青蛙是怎么生长的?它们呀,原本是水中的一粒粒卵,慢慢地发育长大,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有了四肢后,它们就得在陆地上生活了,主要捕食小飞虫。”

  在体验区,工作人员将一个蝴蝶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耐心引导孩子观察,“看见蝴蝶身上黄色、紫色斑块了吗?这是它们的鳞片,就像鱼一样,这些多彩的鳞片既能吸引异性,还能帮助蝴蝶隐藏起来,躲避敌人的袭击……”一个家长说:“我小时候抓过蝴蝶,手上沾的粉末原来是鳞啊,这下明白了。”

  参观后,来自解放路学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高兴地说:“我最喜欢动物标本了,那么生动逼真!还能亲自动手用树叶制作书签,太有趣了。”市民齐先生是一名教师,他感慨地说:“孩子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一定要有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展览对孩子来说真是一种幸福,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条件。”

  据了解,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星期,接待量超过一万人次。这对于筹备展览的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们是一次意外的收获,也是一次鼓舞。他们充分感受到家长和孩子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囿于科研和教学的压力,像这样的活动,我们也没有力量经常搞。我们也积极向学院、学校提出申请,建立一个自然博物馆,并且成立一个专门的科普机构负责此事,这样才能把高校的优秀师资、高品质资源转化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实际能力。”苏俊霞说。 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