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剧《雷雨》惊艳山西师大学子

2016-12-02 11:11: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唱词诗化而通俗,表演细腻而传神,情节跌宕而起伏……11月30日晚,我市“戏曲精品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山西师范大学火热进行,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许爱英、潘国梁,国家一级演员赵梅联袂奉上了眉户经典剧《雷雨》。这场美妙绝伦的文化盛宴,全方位惊艳了师大学子,令他们从中感受到戏曲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视听盛宴倾倒学子

  《雷雨》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曾经被改编为电视、电影、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眉户是山陕地区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其曲调委婉动听、清新流畅,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雷雨》改编为眉户剧,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晚,山西师范大学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人气爆棚,过道里也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大学生,他们对接下来的戏曲表演充满期待。经过移植并改编的《雷雨》彻底改变了话剧加唱的简单模式,演员们运用戏曲独特的表演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等丰富的表演手段,把话剧所不能表达的人物情感通过唱腔、旋律更好地诠释出来,让人感受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从中触探到不同人物的内心变化。

  全剧情节环环相扣,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现场气氛高潮迭起,大学生们先后十几次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掌声。

  传统文化魅力无限

  眉户剧《雷雨》被临汾市眉户戏剧团演绎得耳目一新,大学生张颖感受颇深:传统剧种加入现代元素,唱词通俗易懂,我们很快就被演员们富有层次的表演牢牢吸引,不由自主地跟随剧情的发展而沉浸其中。”

  提及眉户剧,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姚霞并不陌生,但在大学校园里听戏、看戏还是头一遭。“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过去,每逢村子里搭台唱大戏,台下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如今,台上演得热闹,台下只有稀稀落落的老年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年轻人不再钟爱这门艺术,我却对戏曲有着难舍的情怀。”她言语之间透露着惋惜,“戏曲艺术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应该将更多的优秀剧目引进校园,激发年轻人及青少年学习和观赏的兴趣。”

  戏曲艺术走进校园,获得了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临汾市眉户戏剧团团长潘国梁在剧中饰演主角周朴园。现场热烈的气氛,深深感染着他。“可以说学生是振兴戏曲艺术的希望,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希望学生们充分认识和理解戏曲进校园的重要意义,认真体验中国戏曲的高雅和深邃,领略渗透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戏曲之花扎根校园

  近年来,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戏曲面临着市场萎缩、知音难觅的处境。为了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戏曲精品进校园”活动,通过“戏曲精品展演”戏曲知识进课堂”青少年戏曲大赛”三项内容,激发大中小学生对戏曲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戏曲精品展演”还将走进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市文化艺术学校、临汾警察学校等多所大专院校,展演剧目有眉户剧《雷雨》《父亲》《焦裕禄》,蒲剧《窦娥冤》《土炕上的女人》《法门寺》《琵琶记》等,共计115场。在演出同时增加互动讲解,突出临汾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

  与此同时,戏曲知识”将走进市第一中学、市第三中学、市实验一中、市第一小学、市第二小学、市第三小学等8所市属中小学校的课堂,整合我市戏曲表演、戏曲教学资源,精心编排戏曲知识课程,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贯穿讲解的形式,向中小学生普及戏曲知识。

  12月中旬,梨园堂举行第四届“梨花奖”青少年戏曲大赛预赛和决赛,对荣获个人和组织奖的选手、单位进行奖励。

  观赏、学习戏曲,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戏曲中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批判,也让学生们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一系列“戏曲精品进校园”活动,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促使学生们在传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尝试。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