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纸是海洋,己是船;钢笔为桨心是帆,划呀划,从早划到晚,从寒划到暖,徜徉于教案的心河,融进了青春的诗篇。教室是海洋,身是船;粉笔是桨心是帆,划呀划,从青丝满头划到银发斑斑,沉醉于严厉治学啊,颤动着学子的心弦。
啊,教涯之船,装着深邃寥廓的旋律,载着风华正茂的青年;走过一个个时期的路坎,驶向那永是憧憬的彼岸。
这是蒲县中学退休语文教师解信荣的诗作。老人今年已是80岁高龄,他用寥寥数语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爷爷从离开家乡万荣皇甫乡乌苏村,就到了吕梁山深处的蒲县,他将自己的青春时光、壮年梦想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解信荣的孙儿解瑞邦说,爷爷给他们讲的故事有《怎样做人的典故》《教室中的往事》。爷爷虽已是耄耋老人,但说起他的学子,总是津津有味。
解瑞邦介绍,爷爷的文学功底很好,在岗位上他把心思全用了教学,可以说,创作与他无缘,他创作的是那一摞摞教案,是数不清的学生作业本上的批改文字。近年来,爷爷虽然在家乡写了许多诗作,但受多种原因影响,他想把自己创作的诗篇集结成册成了期盼。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