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2月16日,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迎来了“满月”。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区公共自行车的借还站点增加到了97个,投入使用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增加到了2200余辆。日趋降低的气温也阻挡不住市民们的办卡热情,目前已发出8000余张借车卡。
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市在推行落实“绿色出行”工作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公共自行车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的同时,也对全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办卡市民:方便之余有建议
“开始运营的第一天我就去办了卡,每天上下班都很方便,每天上班骑行不到两公里,用不了半个小时,也不堵车。”市民周怀鹏已成为了公共自行车的“粉丝”,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公共自行车已成为了最喜爱的代步工具,相比之前坐车遇到堵车时的烦躁心情,周怀鹏对公共自行车更加赞不绝口,“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还能锻炼身体,这种自行车没有链条,用传动轴进行动力传动,不会出现掉链子的情况。但是,车子骑上感觉有些沉,车筐小,希望能改进下。”
市民周亚萍近期刚办理了公共自行车借车卡,“我身边有朋友办理了自行车卡,我是在他们的推荐下办的。办卡挺方便,一张表、一个身份证,不到20分钟就可以拿到卡。还有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使用方法,一听就理解了。”办完卡的周亚萍从市区广宣街骑行到新东城,用了近40多分钟,“有时候晚上太晚回家,又没有公交,骑自行车挺方便,现在街上借还车站点挺多的,什么时候回家都行。我有一点建议,车座有些高,对于个子低的女性来说骑着有些费劲,希望之后投放的车辆能有这方面的改进。”
公交出租:影响之下仍支持
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使用会不会对公交车、出租车造成一定的影响?
“现在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市民选择公交车出行的还比较多,到了明年开春,气温回升后,想必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人会增加,对我们公交车的客流量有一定的影响。”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主任刘存贵说道,“但是,我们公司有这样一个‘每周少开一天车,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行、优选公交出行’宣传口号,为了保护环境、减少雾霾,我们很支持公共自行车这个项目,它不受时间限制,同时为我们公交车做了‘延伸’服务,在公交车没有涉及的拥堵街道,比如体育街,公共自行车可以达到,给大家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
临汾市新博出租公司的张师傅是位兼职出租车司机,平时跑夜车较多。张师傅白天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公司上班。“公共自行车肯定对我们的乘客数量有影响,现在有很多人都讲究健康的生活习惯,只要不是很远的路程、比较着急的事情,都会选择步行、公交车,现在又有了公共自行车,我们赚钱的机会不就少了嘛。”虽然对张师傅的生意有影响,但他自己还办了公共自行车借车卡,“230元的卡相当于是免费的,我办卡一个月了,很方便,借车的时候一刷、还车的时候一刷,说白了就是一个小时内骑车就不用花钱,我感觉自己像个活广告,会推荐给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来骑车,上班途中顺带锻炼身体了。”
运营中心:有条不紊控全局
走进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整洁的卡务中心大厅让人心情愉悦,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帮助市民们办卡。楼上的客服部中,电话声阵阵响起。“喂,您好,这里是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这是客服人员李雅坤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天来电咨询的人有很多,起初都是问在哪儿办卡,现在问题较多的都是关于自行车的操作、还车站点的问题。比如,遇到市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无法还车的情况,我们都会进行电话指导,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会通知相关巡检人员赶到事发地解决问题。”
客服人员前方的墙壁上是7.5平方米的大电子屏,整个电子屏最多可以分到100个小画面,流动显示每个站点的自行车情况。电子屏下方的电脑上,有专业软件可以详细地显示出每个站点的自行车的详细情况,方便运营中心通知外部车辆调运工作人员及时到达各个站点。“你看生龙国际门口的这个站点显示的红色,那就表示这里车子存放数量较多,这时候我们就要通知外部的车辆调运人员赶到这个站点,把车子拉走一批,空出足够的车桩供大家还车。”市宏通公交总公司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主任芦临生向记者介绍道,“同时,我们会安排巡检人员,每个人负责邻近的10个站点,查看自行车的状况,确保市民借到的自行车都是有安全保障的。”
“公共自行车可以缓解群众‘行路难、停车难’状况,对推动全民健身、方便群众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芦临生表示,“面对市民们提出的建议,我们会积极采纳,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网络,健全服务功能,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同时,就近期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在公共自行车的停车位上、在公共自行车上乱涂乱画等,芦临生呼吁说:“公共自行车项目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希望大家爱护每一辆自行车。同时,加入到绿色出行的行列中,为减少雾霾、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