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赡养,那还能称之为一个人吗,李老师说的对,孝顺、孝顺,只有孝,整个家才能顺。”安泽县马壁乡下石村村民王安软对记者说,李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知识让自己深有感触,孝顺老人不仅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而是要让他们在生活中过得舒心、快乐。
2月17日,市委老干部局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和临汾市家庭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下石村,举行“中华传统文化进乡村系列讲座”启动仪式,旨在向村民传播“好家风、孝有道”等传统观念。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但村委会的小院很热闹,数十个村民早早来到这里,他们都好奇的打听着今天会讲些什么。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而随着我们的长大却渐渐忽略了父母的恩情。一个家庭更应该有好的家风,家风传承应从孝敬父母开始。”临汾市家庭教育中心、临汾父母学院院长李莉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及身边的小故事,为村民讲解传统孝道和家风教育。她表示,孝无始终,百善孝为先,在有限的时间里给父母无限的爱,用爱感化他人,做一个有善心、有德行、有仁心的人。
李莉老师的讲解深深打动了在场村民的心。在一个多小时的授课过程中,听讲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和李老师进行互动,场面十分热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临汾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扶贫工作队队长李保恩对此行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今许多农村家庭都富裕起来了,但在农闲时,人们经常聚在一起打麻将、说东道西,不时为三五十块钱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什么是脱贫,脱贫不仅仅是物质上脱贫,而是要物质、精神双脱贫。一个好的家风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邻里和谐、孝敬父母则是传承家风中一种最美好的道德。
“谁家不小心砍了谁家一棵树,因为一点小事,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邻居都成了仇人,现在想想真不值。”村民张文玲激动地说,这些年来,扶贫工作队给下石村带来了不少实惠,结合每个家庭不同情况制定脱贫致富计划。尤其是派驻的第一书记张玉琦,更是想法子帮助我们,这次又为大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村民们精神上脱贫,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
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