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由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公布的2016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名单中,我市尧都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摘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连日来,记者深入三元社区,系统了解这里的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 最 美 ” 三元实至名归
无独有偶。
2016年,市尧都区铁路东街道办事处恒安社区一举夺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的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一鸣惊人。
时隔一年,同样隶属尧都区铁路东街道办事处的三元社区凭借几近完美无懈可击的优异表现秀出群伦“梅开二度”。这亦宣告,我市已连续两届摘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这一国字号嘉奖殊荣,放眼全省也是绝无仅有。
记者梳理近两年全省在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获奖名单,发现在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这一单项上,我省共计有来自4个地市的5家社区脱颖而出笑到最后。其中,2016年的获奖名单为大同市华北星城社区、我市铁路东办事处恒安社区和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办事处德胜街社区;2017年,获奖者则换成了太原市万柏林区长风西街街道地矿社区和我市尧都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
毋庸置疑,近年来,以三元社区、恒安社区为龙头引领,市区多个社区如火如荼广泛开展火热推进的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正成为我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关键平台和绝佳载体。
窥一斑而知全豹。日前,记者走进新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三元社区,试图探寻荣耀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支XX,女,生于2000年5月,2017年1月成为三元社区新增志愿者其中的一员。”3月14日,记者在三元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翻阅新增志愿者明细时,意外发现了一位“00”后的名字。与此同时,比支XX迟一个月“入队”的新人王X,也就刚满27周岁。
作为铁路东办事处的门户社区,三元社区占地1.5平方公里,下辖5个网格,共有居民15990人。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兼主任刘卫星告诉记者,这里“低保户多、老年人多、下岗待业人员多”;同时“居民家庭收入低、文化水平低”。
面对“三多两低”这样一个状况,三元社区始终坚持以打造“文明社区、和谐家园”为终极目标,多年来致力于探索创新社会治理,多措并举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持续拓展服务路径。从最初零散的社会服务群体各自为战,到一个个志愿服务品牌遍地开花,三元社区趟出了一条以志愿服务助推社区发展的创新之路。
社区现有8支志愿者服务团队,547名党员志愿者,3100余名居民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600多次。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尧都区首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落户三元,更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全线升级注入全新动力。这其中,与山西师大国旗班协同开展的“心系儿童献爱心,关爱老人送温暖,志愿服务创文明”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堪称三元社区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工作的“形象代言”。
社区志愿者携手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雷锋三月·爱心筑梦”活动。
“四个一批”见奇效
三元社区仅有社区干部4名。针对如何招募志愿者,如何组织有效的志愿服务,如何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的问题,历经反复创新实践,社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四个一批”工作法。
社区副主任乔英梅告诉记者,所谓“四个一批”,就是“建立完善一批制度、建设招募一批队伍、建设一批平台阵地、开展一批特色服务”。
为扎实把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让志愿服务公益意识和回报社会公益理念深入人心,三元社区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完善了包括社区志愿者招募注册流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及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和回馈制度在内的五项志愿服务制度,对志愿服务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明确到人,全面提升了志愿服务工作效能。
2014年,三元社区以在职党员进社区“一报到二认领”活动为契机,严格规范做好志愿者招募、登记和注册工作。在党员、共青团员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优秀人才进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社区志愿者人数已达2691人。与此同时,社区又按照“因格选人、因材用人、因缘聚人”的原则,相继组建了法律援助、义务巡逻、心理咨询、文艺舞蹈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下沉到网格中开展服务。
立足共驻共建,三元社区以“三社联动”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联动辖区单位、整合资源,升级社区办公场所和多功能活动室。社区先后设立了志愿服务怡心室、法律援助咨询室、志愿服务活动室等阵地平台。他们还依托平台广泛开展“道德讲堂进社区”、“文艺演出进小区”、“法律宣传进校园”等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三元社区,“尧诚法律援助服务”、“国旗班志愿服务”、“大手拉小手”、“爱心义诊”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渐渐深入人心。“阵容强大”的律师团队定期在社区“坐班”,为居民提供“咨询、化解、跟踪、回访”一条龙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得到法律援助。由社区携手山西师大国旗班开展的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特点,一次一个主题,有开始,有跟进,不间断。心系儿童献爱心,关爱老人送温暖,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发放防霾宣传单。
社区社会齐发力
2015年7月,首个以“锻炼自我、回馈社区、服务社区”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三元社区落地。接下来的两年,社区干部以此为平台,相继开展了以“心系儿童献爱心,关爱老人送温暖,志愿服务创文明”的主题系列活动和以“国情社情观察”为主题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服务内容的日臻创新完善,大学生暑期志愿活动已然成为三元社区的一项常态化活动。
去年7月17日上午,一场由老少志愿者同台演绎的文艺表演在三元社区新建多功能活动室里精彩呈现。在《共筑中国梦》耳熟能详的激昂旋律中,铁路东办事处三元社区2016年度暑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三元社区携手山西师大新一届国旗班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2016年“国情社情观察”主题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活动创新设立了小学生社会实践课堂、老年人心理疏导、公益事业推广等内容。课程安排紧凑有序,志愿者们以趣味课堂游戏、经典故事诵读等形式寓教于乐,引导孩子和家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谈心交流的方式,开展“一小对一老”的老年人心理疏导项目,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以弘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为出发点,发动居民填写“微心愿”服务卡,传递向上、向善的志愿服务精神。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得到尧都区志愿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也有赖于三元社区共建单位的鼎力相助。一直以来,三元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共驻共建作用,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发展志愿服务团队,扩大志愿服务人数,牢固践行共驻共建,整合社区各项资源,社区充分依托综合党委、路东商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的平台,开展各类讲堂、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家政服务、法律服务等活动。现如今,三元社区逐渐将自身打造成共驻共建、志愿服务的“丰厚土壤”,全社区基本形成“学习先进、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氛围。
“依托共建单位映连红古典家具厂搭建的就业服务平台,我们实现了38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刘卫星始终坚信,社区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搞志愿服务,搞社区建设,不单是社区的事,需要辖区单位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大家追随看齐的潮流风尚。
社区志愿者尊老敬老爱老,情暖空巢老人。
雷锋精神伴同行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它哺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今年3月5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三元社区以“3·5”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契机,牵手山西师大文理学院教育系大学生志愿者及社区医疗服务站开展“雷锋三月·爱心筑梦”志愿服务活动。
教育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亮出绝活,表 演了小品《唱出我心中的歌》《高铁换座》、合唱《小背篓》、舞蹈《心声》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老人们大开眼界、笑逐颜开。
随后,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干部又与老人们进行了一些互动小游戏。此外,三元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志愿者们又为老人们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叮嘱老人们要加强锻炼、注意保健。
一年前的3月5日,时逢学雷锋活动53周年纪念日。纪念日当天,三元社区携手卫生服务站,以及来自山西师大文理学院教育系学前1502班的35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青年之声,与爱同行”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一片繁忙。志愿者们拿起抹布、扫帚、铁锹等工具,沿着阳光小区深入背街小巷、社区楼院、公共场所、主要街道等部位,开展清扫路面、清洗公益宣传栏、清捡白色垃圾、清除卫生死角、铲除“牛皮癣”、整治“脏、乱、差”、手机废电池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家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抢着干,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努力,共铲除辖区小广告50余处,清理了垃圾死角3处,还把绿化带内的白色垃圾清理得一干二净。
与此同时,第二志愿小分队的成员们还去看望慰问居住在阳光小区地下室的斤兰英老人。刚一进屋,志愿者们便分工有序地给老人家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认真清扫卫生死角,从房间到厨房都整理打扫得干干净净。此时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也没有闲着,正忙着为斤兰英老人测量血压。斤兰英老人开心地说:“你们为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为我带来了很多温暖与欢笑,你们就是当代的雷锋。”
铁路东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张福民告诉记者,“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人间大爱’,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志愿者精神正是雷锋精神在当下的生动实践,也是社会进步和城市文明发展的最终体现。在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指引下,三元社区的志愿者们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用行动践行诺言,所作所为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空巢老人总关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月27日上午,三元社区干部与共建企业炎帝生物——紫薇一同走访慰问了辖区76号院的孤寡老人杨芳,为老人带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满满的关爱与温暖。
大家同老人真切谈心,详细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并特别询问了老人无父无母的孙子的学习情况。刘卫星鼓励这对相依为命的祖孙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并劝勉小伙子要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现代青年。
杨芳满怀感激地说:“感谢爱心人士和社区这么关心我们的生活,我很感动,也很开心,谢谢你们!”空巢老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与否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
刘卫星告诉记者:“三元社区是个综合型社区,老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加之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大,老人们的子女大多外出务工,不能时刻陪伴老人。照顾老人、关爱老人的重任就要靠我们社区和社区志愿爱心人士的更多投入和更大努力了。”
去年5月29日上午,三元社区联合山西师大文理学院教育系学前1501班、1502班的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呈上了一台载歌载舞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在《小苹果》动感而又明快的旋律中,文艺汇演拉开序幕。洋溢着异域风情的舞蹈《马兰谣》和《藏舞》彰显活力四射,自编自导的喜剧小品《面试》让人忍俊不禁,集体诗朗诵《我的中国心》正能量满满……由大学生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14个节目,每一个都博得了老人们的由衷喜爱。
事实上,当天的汇演不过是个开始。三元社区将会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为老人们送上一系列温暖关爱主题志愿公益活动,真正力行尊老、敬老、爱老,将这份对老人的关心与呵护进行到底、承传延续。
“志愿之星”展风采
2014年,与三元社区实现“一对一”法律对接后,赵志琴成为社区的一名法律服务志愿者。从那之后,每周抽出两个小时“坐诊”社区就成了赵志琴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化解居民心结、还是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居民权益,定期跟踪回访,赵志琴和她的律师团队不辞辛苦,长期扮演和诠释着社区居民的“聆听者”和“劝导人”,为居民提供“咨询、化解、跟踪、回访”一条龙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法律援助。
作为一名有28年执业资历的老牌律师,赵志琴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始终对公益志愿服务保有极高的热情。虽然已是山西尧城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同时还身兼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行业头衔,但“履新”三元社区的法律服务志愿者,赵志琴仍有一种莫名的小小激动。
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千名律师进社区”活动中,她帮助三元社区居民学习法律,引导居民自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为社区的全民法律素质的提升以及社区的安全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铁路东办事处举办的家庭反暴力专题讲座中,身为主讲人的赵志琴透过大量真实的案例以案释法,尤其是对女性如何防范家庭暴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帮助辖区妇女远离家暴,提升维权意识。
在三元社区引以为豪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中,也能看到赵志琴的忙碌身影。她从人生规划、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大学生恋爱观等方面进行生动鲜活的阐述剖析,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在赵志琴的感召引领下,尧城律师事务所为三元社区上门调解民事纠纷十五起,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举办法律知识讲堂18期,现场解答疑难问题26个,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50余次。
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直备受赵志琴的特别关照。2009年,李某在抢修线路时被高压电流击伤,虽经全力抢救保住性命,但高位截瘫的后果却无法避免。刚刚27岁就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赵志琴主动找上门为其进行法律援助。历时6年仲裁和诉讼,为李某最终讨回80多万元的经济赔偿。其间,她还竭尽所能多次为李某提供经济援助。官司结案后,李某家人感激涕零,专门为赵志琴送来了一面写有“六载坎坷维权路,五次真切援助情”的锦旗。
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赵志琴总是会慷慨解囊。敬老院、社区的贫困家庭里总也少不了她。
今年元月,某白血病患儿急需援助的信息迅速传播,赵志琴迅速带领团队为孩子捐款5200元。为了圆社区困难家庭大学生的上学梦,除以律师事务所名义送去慰问金及物资外,赵志琴又个人出资为其中一个特困户缴纳了学费。这么多年来,经她援助、资助过的公益事业和贫困事例不胜枚举,捐赠数额高达5万多元,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环境卫生整治忙
炎炎夏日,燥热难耐。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推进社区创卫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去年夏天,三元社区连续多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对阳光社区主干道路及墙面小广告进行了集中清洁卫生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不顾天气炎热,纷纷拿起工具,密切分工协作,绝不放过墙面上的小广告和每一个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洁。
有的志愿者用扫帚清扫路面,有的用工具清除“牛皮癣”,有的清理井盖旁的堆积物,还有的用夹子捡拾路人丢弃的垃圾。
不一会儿的工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道路和墙面的形象“焕然一新”。特别是在清扫间歇,志愿者们不忘向途经的社区居民宣传卫生环保知识,并对部分居民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了劝导。
去年国庆节前夕,三元社区又组织临汾幼师学校百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百日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为净化环境、美化社区贡献力量。
活动开始后,热情高涨的学生志愿者们按照事先的分工安排迅速行动起来。这边的同学正用扫帚把丢弃在草坪中的垃圾一一清扫出来;那边的同学则用钩子一点点地把埋在土里的废旧塑料袋给揪了出来;还有的同学用铁锹把清理出的垃圾堆放一处,倒入垃圾清运车中。大家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经过两个小时的劳动,辖区无人管理区域的环境大为好转。
乔英梅告诉记者,这次活动共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清洗墙面1000平方米,清理乱张贴小广告牛皮癣1000余平方米,清除道路和居民区内杂草、生活垃圾两吨,清理完成300平方米绿化带内的暴露垃圾和建筑垃圾。
“三元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在为辖区居民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很好地宣扬了志愿者的服务精神,调动起广大社区居民树立‘人人动手,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谓一举多得。”刘卫星说。
“四个一批”为指引,志愿服务再进阶。
伴随着“义诊进社区”、“大手牵小手”“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等一揽子主题各异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全面铺排展开,现如今志愿者遍布社区的每个角落,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品牌活动亮点纷呈,三元社区“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氛围日渐浓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得以在这里落地生根、弘扬光大。
“社区虽小,却直通百姓。社区不但要当好对居民尽职尽责的大管家,更要做群众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刘卫星表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荣誉代表对过往工作的肯定,今后三元社区仍将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去,勤勤恳恳落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记者 王小庚(本版照片由三元社区提供)
编后: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件件动人的真情故事,在老人心中、居民心中、社区志愿者心中定格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像这个春天一样温暖着彼此。这群年轻人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居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实实在在地干着、做着、奉献着、传递者……一点一滴成就了尧都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为他们点赞!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发放防霾宣传单。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