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一种生活,没有体验过你就无法了解他们的艰难;有一种眼神,没有遇见过你就无法感受他们的渴望;有一种感动,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理解他们的质朴。他们是尧都区特教中心校里一群特殊的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与同龄孩子有着不同的遭遇,一张张沉默而倔强的脸庞,像角落里坚强生长的小花,渴望阳光,渴望生长。
有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他们是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彩虹桥志愿者,平均年龄19岁,在志愿服务的一年时间内将自己的爱带给了这些特殊的孩子,陪他们玩耍、学习、唱歌,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他们,用爱浇灌出颜色不一样的花朵。
完任务 最初的目的
2016年11月17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彩虹桥的志愿者们首次在尧都区特教中心校举办了“特教之行”活动。从未了解过特殊儿童的志愿者们,第一次参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学院开展的活动。当他们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孩子们的时候,折翼天使的遭遇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第一次看到他们时,内心非常忐忑,但是跟小孩子们一起相处了几次,发现他们在身体残缺的情况下,依然有快乐的童心,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志愿者宁聪慧谈起了第一次“特教之行”的感受。
志愿者冯玉婷说: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以前没有关注过,他们虽然有手有脚,却没有很好的协调能力;他们天真善良,却遭遇众人鄙弃的目光;他们渴望被人关注,却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我深深被触动了,忘记了当初是抱着何种目的而来,现在只想多帮帮他们。”最初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志愿者们,无法放下心中对这群孩子的牵挂,回到学校制定了长期帮扶计划,每逢双周周五必去陪伴这群难以舍弃的孩子。
太心疼 最大的感受
“心疼”是志愿者们提及最多的感受。这群孩子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现得特别开心,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欢喜之情。当志愿者每次结束帮扶活动回学校时,他们用不理智的情绪表达了对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留恋。很多志愿者都背过身悄悄流眼泪,承诺下次一定再来,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送走他们。
“每一次和孩子们的相处带给我的都是满满的感动。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也在进步,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让我感动的是过了一个年,孩子们都还认识我们,一走进教室,他们就给我们倒水,看着滚烫的水溅到孩子的手上,我们特别心疼。”志愿者邬明珠说,这一年,每次和孩子们相处的几个小时,我都会收获很多东西。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感化着我。是他们让我明白不抱怨,活着就要开心笑。”“每次去都会有一些领悟。
刚开始见到小班的孩子们,他们的天真,他们的疯狂,他们的歇斯底里,的确吓到我了。但是一步一步相处下来,发现他们原来是那么友善,那么活泼,那么无所拘束。有的孩子折纸折得非常好,有的孩子乒乓球打得也很棒,他们都会滑轮滑。在有些方面他们都比我强多了。”志愿者王钰非常赞赏这些孩子。
多关爱 永恒的使命
那些带有缺陷或后天心理有障碍的儿童,如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去浇灌,才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志愿者郑晨表示:从家乡来到临汾,孩子们用天真和欢乐一直陪伴着我。还记得第一次特教活动结束后有人问我,‘他们是不是很特殊呀?’我的回答是不特殊,他们都是孩子,每一个都是特别的,是特别可爱的孩子。每一次陪伴他们,其实就像是和儿时的自己玩耍。
他们也会说自己是‘大老虎’,也会因为学会了画花而开心。
他们会说姐姐累了,把你拉到椅子上给你揉肩膀。或许他们有一些特别,但他们都只是可爱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我会继续陪伴他们,并且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希望可以尽绵薄之力为这群折翼天使做一些事情,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到这个亟需帮助的群体,给他们多一点儿关爱,多一点儿温暖,为这些孩子谋得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志愿者冯玉婷说。
一年的坚持,将近六十个小时的陪伴,70位志愿者的爱心汇成了一张张笑脸。他们表示会继续陪伴这些孩子走下去,用爱的彩虹桥将特殊儿童与他们紧紧相连,让孩子们在爱河里再无惧怕、再无孤独、快乐成长。
记者张甜甜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