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苏亚兵 张甜甜)“在河西金殿镇杜家庄村口附近有一处土崖,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拳头般大小的洞,上千只鸟飞来飞去,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场面非常壮观。”近日,市民李先生拨打热线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
接到电话后,记者前往杜家庄村一探究竟。只见村口有一被挖掘了一半的土沙堆,地上还有大车进出的车轮印迹,由于土崖被挖了一半,留下的形成一个崖面,在崖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小洞,数不清的鸟儿在土崖附近低空盘旋,速度极快,频繁进出巢穴。洞里还有幼鸟探出脑袋,撅着嘴巴,似乎在等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喂食。
记者正在了解情况的时候,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也到达现场。经过确认,该鸟是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保护动物崖沙燕,通常四月迁徙而来,营巢于河流或湖泊岸边沙质悬崖上,由雌雄成鸟轮流在沙质悬崖峭壁上用嘴凿洞为巢,巢洞凿成一般需13-14天。
紧跟着就会进行交尾、产卵,之后的孵化期需要12-13天,育雏期19天。最后幼鸟会飞后将离开巢穴。待到秋末时节,它们就会向南方迁徙。
经过走访当地村民,记者了解得知,崖沙燕栖息地附近有高铁线路,当地村民在此挖沙,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立即与村民取得联系,协商暂停挖沙作业,并竖立了警示牌,拉起警戒线,为崖沙燕的孕育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现场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无一不对此场景表示惊奇赞叹,李先生说:我市的生态建设到位,鸟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好。河西这一带沿着汾河坝上的环境越来越美,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人们都愿意在这里逗留,连鸟儿也来这里安家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为它们的生存让个路。”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