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开学季到来,一些大学新生在父母陪伴下,踏上了求学之路。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家长无法相送。曹相安,一个成长在离异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上大学的那几年里,父母从来没有送过他,更没有去学校看过他。不过,曹相安却没有埋怨过父母,因为两罐薏米粉的故事,让他明白了父母的难处,尤其是离异家庭父母的无奈。
那年上学 可曾有人相送?
2009年,小曹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临近开学的那段日子里,同学们的父母都在努力“完善”自家孩子的行李,可他却始终无人问津。
“我15岁那年,爸妈离婚了,我跟妈妈生活。一年后,我爸重组家庭,两年后,我妈也结婚了,我不愿和妈妈一起住,就跑到了姥姥家。”小曹的父母曾从事装潢生意,后来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又先后组建了自己的新家庭,他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人。
接到大学录取书后,小曹的父亲一次性给了他一万元,说是学费和半年的生活费,如果不够,还可以再给。
小曹的母亲后来也给了他一万元,同样是学费和生活费。“关于我上大学的事情,我敢打赌,我爸妈从来没有商量过,他们恐怕连面都没有见过。”小曹说,他的同学们唯恐家中给的生活费太少,而他却有一笔“巨款”。
开学在即,小曹很希望父母能够同时送他去学校,可这个想法成了奢望。“我爸说,如果我妈去,他就不去了;我妈说,如果我爸送,她就不送。”得知父母的态度,小曹决定,一个人走,谁也不要送。
父母离异 哪里还有团圆?
临走前一天,小曹的父母先后来看了他一次,各自放下一包东西就离开了。对于父母的上门探望,小曹始终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只是姥姥在一旁叹气说,可怜离婚家庭的孩子,哪里还有团圆。”其实,小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和父母同时在一起是什么时候了,一家团圆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其实,他始终希望父母能够送他去学校,这样便可以得到渴望的亲情和短暂的团圆。“我爸妈分别结婚后,又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时我觉得,弟弟妹妹们完全占领了我的父母,他们是团圆了,可却没人管我了。”小曹知道,因为自己判给了母亲,父亲每次见他时,总有些尴尬。而本来说好不再结婚的母亲,因为成了家,又有了孩子,所以面对自己时也有些愧疚。
人们都说,离婚家庭的孩子比较早熟,会更感性一点,所以,小曹理解父母的难处。然而,谁又会想到,离婚家庭的孩子更渴望亲情。“我希望他们俩能够放下成见,为了我,团聚一次。”小曹上大学的前一天,本想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两罐薏米 亲情怎会磨灭?
带着无比的遗憾和委屈,小曹来到学校。入校后的第一晚,他在收拾行李时,看到了两罐薏米粉。
“我自幼身体湿热,大夫说多喝薏米可以祛湿。”小曹说,父母离婚之后,姥姥每天都给他冲薏米粉。本以为这个年幼时大夫给出的医嘱,已经被父母抛之脑后,可此时看来,他们二人不但记得,还不约而同地为他准备了。
看着行李中的薏米粉,小曹感慨万千,他突然想起临走前的那一天,父母各自提着一包东西来看自己。除了这两罐薏米粉,还有一大包牛肉,这一定是母亲给带的,因为母亲知道他爱吃牛肉。那一包袜子,必然是父亲给带的,因为父亲一直比母亲心细……“如果你问我恨不恨父母离婚,我会说以前恨,但现在已经恨不起来了。”如今的小曹,继承了母亲的装潢生意,干得风生水起。今年4月,他刚刚结婚,有了自己的婚姻后,对父母的离异有了更多的看法和想法。
“那两罐薏米粉让我感觉到,不管父母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对我的爱一直没减少过,他们也许有很多无奈,很多不便,但亲情是无法磨灭的,这份感受我一直都有。”那两罐薏米粉一直温暖着小曹,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小曹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告诉那些学生,漫漫求学路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奋斗,就算曾经的家没有了,但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