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小记者:“禁放爆竹从我家做起”主题征文活动完美落幕

小记者争做“环境守护者”

2018-01-28 21:11: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月27日9时许,临汾市公安局、临汾晚报小记者团组委会联合开展的临汾市“禁放爆竹从我家做起”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落幕,21名获奖学生呼吁:禁放烟花爆竹,你我共同参与,为营造绿色、环保、文明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市公安局特意带领获奖学生及“周明星”小记者走进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及荣誉室等,让大家深入警营一线,零距离感受人民警察的别样风采。

    禁放烟花爆竹 争当文明少年

    “禁放爆竹从我家做起”主题征文比赛得到了临汾市各小学老师及家长的积极响应,广大学生踊跃参与,共收到征文8000余篇。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21名学生。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郭春平,临汾日报副总编高红生,临汾日报编委、晚报版主编张强以及征文组委会的相关成员共同见证荣耀时刻,为获奖的学生颁奖。

    “一篇篇优秀文章流淌出的是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看到一个个‘环保小卫士’呼吁大家为保护环境竭尽全力,我们很欣慰。”郭春平欣喜地说,“‘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更是势在必行,这是保卫环境的重要举措。希望能以本次活动为开端,掀起环境保护的新高潮,为营造良好的环境作出新贡献。”此次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是来自市第三小学的小记者赵杉杉,她通过小天使的视角,描述了人们肆意燃放烟花爆竹给城市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期盼着“蓝天白云常在”的美好生活。她痛心疾首地说:“燃放烟花爆竹虽然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但它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希望大家采用其他庆祝方式代替这一习俗,让我们过一个安静、安全、无污染的春节。”活动中,临汾晚报小记者成为先行军,以点带面,用榜样力量带动了全市更多小学生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掀起了“禁放烟花爆竹你我共同参与”的新高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希望孩子们回到家后,积极宣传并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行列中来。每一个临汾人,每一名临汾少年,都应该为了我们家乡的蓝天碧水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探秘警营一线 感受公安风采

    遇到困难了,该咋办?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找警察。颁奖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获得了一项特别的“福利”,即探秘市公安局的几个一线部门,了解“有何困难找警察”及神奇的“天眼”。

    “您好!这里是110报警服务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110指挥中心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接警员第一时间拿起话筒。一位民警告诉大家,他们每天会接到600起报警电话,其中只有150—200起是有效警情,中心会将警情及时分配至对应处理部门。

    “一定不要随意拨打110,这是一条生命线,无效占用线路会影响其他人求助。遇到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危机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溺水、坠楼等意外情况、公众遇到危难等等时,可以向110寻求帮助或报警。”民警特意提醒大家,拨打110时一定不要惊慌,保持沟通顺畅,说清楚事由、事发地及报警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同时确保通讯畅通。”公安机关不仅有“110”这一“最强大脑”,还有一双神奇的“天眼”。看到硕大的屏幕上实时闪现着熟悉的街道和自己就读的学校时,孩子们连连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声。通过民警的介绍,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高科技警察”,它们永不休息、时时刻刻坚守岗位,为广大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让犯罪无处遁行。

    “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流程,打开电脑就能表达意愿诉求,鼠标一点就能办理相关业务……”随后,孩子们来到便民服务中心,民警为大家演示了如何登录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大家不禁感慨:公安工作与时俱进,玩转高科技,让老百姓得到了便利。”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荣誉室,一项项荣誉展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参加解救受困群众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体现了广大民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无私奉献、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小记者陈煜坤再一次对警察这份职业肃然起敬,他感触颇深地说:为了我们的安全,警察不辞辛苦,很伟大!”“我懂得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立即拨打‘110’。还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运用到公安工作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心。”小记者王佳晨兴奋地说,此次活动激励着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守法、懂法的小公民,还要争做文明小少年,尽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 记者李静 祁欣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