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临汾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始终以“六满意”为工作目标,高点站位促和谐,高标规范抓管理,高效推进化纠纷,高远谋划求发展,使全市医疗纠纷调解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大加快了全市“平安医院”建设步伐。2017年,该调委会共接案121起,签协议106起;接待来电来访3100人次,解答咨询和回访电话4000余次;新开展术前知情同意见证42起。在1月19日召开的省医调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市医调委荣获“优秀团队”称号,取得综合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王丽宁、李留俊被评为先进个人。
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市医调委坚持把化解医疗纠纷作为“平安临汾”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尽全力把医患纠纷的解决引入人民调解或司法途径。为此,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专长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岗位职责,做到了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心中有责任。新入职调解员全部参加了省医调委组织的入职培训。为加强全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强化业务学习,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人民调解法》《侵权责任法》《山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常进行案例业务交流讨论、相互提高,使办案技巧不断创新,提高了调解能力。调委会领导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遇到疑难复杂案件冲锋在前,亲自参与调解;工作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主动加班加点,常常顾不上吃饭休息调解案子,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倡导奉献精神,努力促进纠纷化解。面对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市医调委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制定了以医院投诉管理援助为核心的案件调解责任制,采取了提前介入、专人负责、跟踪服务等措施,使大量医患纠纷得到了依法依规处置,未发生一起因医调不当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他们要求所有的调解员一天24小时不关机,全天候备勤,只要接到报案,第一时间立即赶赴现场,先期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证据资料,之后进行耐心细致的法律宣传,不厌其烦地进行疏导劝说,促进双方和谐沟通。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以来将十多起随时可能爆发的群体上访和闹事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立足长远发展,致力医调创新发展。市医调委坚持周例会和工作月报制度,经常组织案例分析和讨论,不断提高调解水平。去年先后在临汾市人民医院、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洪洞县人民医院挂上了山西省医调委驻医院工作站的牌子,开展了术前知情同意见证业务,为减少医疗纠纷、建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17年下半年,为推进全市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站领导带人深入到10多个县(市、区)相关医院摸情况、谈合作,扩大了医调委的社会影响,拓宽了工作领域。同时,为促进全市“平安医院”建设,超前谋划,积极创新,推荐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古县人民医院、山焦职工医院为全省预防医疗纠纷先进单位。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医调委领导的高度赞赏,认为这对全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盖建忠)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