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义为患者诊疗
临汾新闻网讯 胃病的滋味,想必许多人都体会过。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那么养胃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哪些坏习惯容易引发胃炎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建义。
李建义说,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精神高度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一个诱因,如司机、建筑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等人群的胃病发生率都很高,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群生活节奏快、不能按时饮食、情绪焦虑等。因此,人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
李建义强调,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治好,治病良方还需靠“养”,急不来,只能从改变生活习惯着手慢慢改善。许多人一旦胃不舒服,就病急乱投医,服用各种抗生素,虽然起到了初步的杀菌消炎作用,暂时缓解了症状,却忽略了胃病根源上的问题,胃黏膜依然没有得到修复。还有人,竟然饮鸩止渴,服用止痛药,导致身体机能更加紊乱。
李建义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养胃”误区:一是喝粥。人们在胃不舒服的时候,经常会吃一些粥,觉得粥好消化,吃起来无负担,很多老年人更是每天喝粥当作主食,其他食物吃得很少,以为这是养胃之道。其实,这样对胃的伤害是很大的,长期喝粥容易患萎缩性胃炎。原因很简单,喝粥缺少咀嚼,食物进入胃后,因为缺少唾液淀粉酶,消化时间延长,粥又稀释了胃液,会造成胃肠蠕动变得异常缓慢。长此以往,会造成胃泌酸功能下降,胃逐渐失去胃黏膜的保护。就像长期不运动的人体质不好、血液循环变慢、身体代谢变慢、容易生病是一个道理。二是吃饼干,人们在胃酸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吃一些苏打饼干,来中和一下胃酸。因胃酸过多而少量食用苏打饼干的确是有好处的。但很多不喜欢甜食又讲究养生的朋友,长期食用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的胃本身就是一个偏酸到强酸的酸性环境,食用苏打饼干可以使胃酸变少,消化能力下降,杂菌升高,更容易得胃炎,反而提高了胃癌风险。三是拒食辛辣,其实,低浓度的辣椒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而适量的生姜可以达到暖胃、增强胃黏膜保护的作用,胃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食用,从而达到治病养胃的效果。
李建义建议,患者养胃应多吃包心菜、菠菜、胡萝卜、南瓜等食物。包心菜具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这种物质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将卷心菜与薏米、陈皮、蜂蜜同煨还可以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菠菜具有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从而达到促进消化的作用。菠菜中含有的极为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达到利于排便功能。胡萝卜性味甘平,医书记载它“下气补中,利脾膈,润肠胃,安五脏,有健食之效”。丰富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能明目养神、增强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患者可多用南瓜煮粥或汤,达到滋养肠胃的效果。
李建义最后说,吃饭只吃七八分饱,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此外,养胃还须顺其自然、因人而异,有的人吃过饭后适合走一走,有的人吃过饭后适合歇一歇,适合哪种方式就按哪种方式做,不是千篇一律的。同一种食物,有的人食用后感觉很好,有的人就伤胃,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感觉,做好自己的医生,养好自己的胃,拥有一个健健康康的好身体。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