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背后饱经沧桑,如今50年后再聚首。
老人们漫步在绿意盎然的广奇生态园里,闲话家常。
一曲蒲剧选段,唱出了50载同窗情谊。
临汾新闻网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他们阔别家乡50载,曾经同窗少年时稚嫩的脸庞早已爬满皱纹,如今他们重返平阳大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倍感震惊,热情好客的家乡人更让他们倍感温暖……
5月10日,在位于襄汾县邓庄镇的广奇生态园区,来自襄汾县赵曲中学68届70余位同学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毕业50周年。他们奔赴千里回到家乡,只求再次相聚,重温儿时的欢乐、追忆当年的情谊,见证家乡的变化。
此次50年毕业相聚会上,花甲之年的同学们各展才艺,精心编排了一系列节目,有眉户戏曲选段,有戏曲表演,有歌曲独唱,有乐器演奏。“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伴随着欢乐的笑声,老人们重温50年前的记忆。“弹指一挥间,我们都已花甲年纪。记得同窗时,我们一起参加开学典礼,开启学习的道路;一起分桃分杏,一起拉米拉炭,同甘共苦。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大家能继续为祖国的发展再添余热。”陈学忠老人的话让在场的“老同学们”无不动容。
67岁的老人赵吉祥是活动倡导者。还曾记得1968年,他离开家乡去外地当兵,一别就是50年。如今回到故土,他更是激动不已,为家乡的变化而赞叹。平坦的柏油马路村村通,人性化的基础设施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日子越来越好,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从农村生活到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活动结束,同学们依旧恋恋不舍,进行了合影留念。61班的“老同学”李金枝向大家展示了曾经在天安门前的合影留念。如今,少年们已不再年轻,黑白照片变成了彩色照片。老人们戴着一枚鲜红的徽章作为班级的标志,上面镌刻着“为人民服务”。
“汾河公园的修建,让城市回归大自然,我们看到了久违的碧水蓝天。村里的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有了小汽车。马路变宽了,日子更舒坦了。”“可不是,还有医疗制度的改革,让人们看病没有后顾之忧。地区发展互联互通,我家侄女嫁到河北那边,村里的小伙子也娶了四川的姑娘。”老人们笑着,说着家乡的变化,感叹今日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同学相聚不容易啊,人老了,趁现在还能走,尽可能参加每一次聚会。大家都在感慨家乡的发展。农村里,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日子有了盼头儿。你看,像今天聚会的广奇生态园区,采摘、观光、餐饮一体化,发展休闲农业,周边的村民都能来这里干零活挣钱,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多好。”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老人栗元刚说道。
曾经的他们风华正茂,怀揣梦想,离开家乡。如今50年过去了,同学们相聚在一起重回故地,沿着当年的足迹寻找曾经生活和奋斗过的地方。在场的同学们无不感叹,临汾变化之大、发展之快、环境之美,汾河两岸更是绿意葱茏,不仅如此临汾因地制宜,农村的发展更呈“飞腾之势”,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力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 王婧 郑远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