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幼儿教育,从培“根”开始

2018-06-07 09:16: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沙盘、生存体验、拳击柱、木工坊、防护自救、软式曲棍球……看到这些名称,你会不会以为到了某户外训练拓展基地?其实,上面列举的那些项目都是市童蒙养正幼儿园开设的部分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我们以儿童心理学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特定的课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遵守规则、解决矛盾、面对挫折,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模式——萨提亚模式”。5月30日,童蒙养正连锁幼儿园品牌创始人、总园园长赵晨岑对记者介绍说,第五届“创青春”临汾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随着童蒙养正幼儿园的“萨提亚模式”获得一等奖的喜讯传出,社会各界对这一幼儿教育模式的关注度悄然升温。

  那么,究竟什么是“萨提亚模式”呢?赵晨岑介绍:“萨提亚模式”是目前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流派之一,主抓的是人的心理成长。2012年,立足于这一模式,赵晨岑制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幼儿教育培“根”计划,将“萨提亚模式”运用到幼儿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关注幼儿心理健康,让家长、老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学习习惯。

  “请小朋友们站在沙盘周围,用你们的小手感受沙子的温度。”“你们可以选择一个玩具摆放到沙盘内,注意不要随意变动位置。”……三楼箱庭室内,沙盘课程的教师韩璐讲完游戏规则后,8个学生依次用自己选出的玩具,在沙盘上动手“建设”家园。

  “孩子们会从3000多件玩具中每次选择一件摆放到沙盘内,每个玩具都有不同的含义,它们会‘告诉’你孩子的真实想法。”韩璐一边说一边用笔记录每个孩子选择的物品、摆放的位置,“你有没有发现,有个孩子每次都拿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而且外形比较可怕,这可能说明孩子有心事,或者孩子不擅长和别人沟通,我们要多关注这个孩子。”

  沙盘游戏是最能体现“萨提亚模式”的一项课程,它是一种心理疏导,老师通过孩子们摆放玩具的位置、物品类型、语言表现等方面,观察孩子们内心世界最本真的想法,从而进行心理辅导,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合作、沟通、分享、等待……“‘萨提亚模式’不是单指某一个课程,它贯穿于幼儿心理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韩璐说。

  “我家孩子入园最早、也获益最多。刚开始一说上学孩子就哭,足足用了1个月的时间才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那会儿我还特意咨询过好多老师、医生,就怕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家长郭迎昕回忆起孩子刚入园时的情景,不禁眉头紧蹙。“幼儿园经常开设家长个人成长课、读书会、家长课堂等课程,我也是通过学习之后才知道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处于分离焦虑期。我平常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孩子长期缺乏安全感,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多亏幼儿园老师及时沟通,我才意识到这一点。”从入园到毕业,郭迎昕的孩子接受了3年的“萨提亚模式”教育, “3年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比较内向,现在开朗了许多,很喜欢交朋友,而且还很宽容,有自己的主见……”对于孩子目前的状态,郭迎昕感到非常满意。

  “目前来看,家长们对这个模式的反响很不错,当然,这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行。我会继续完善并推广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借助这个特色教育‘品牌’,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儿童教育未来的发展,赵晨岑充满期待。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