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刁文兰,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美国侨眷,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34年4月生于天津,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山西,在太原师专代课教育学。1975年,她奉命调到临汾师专(今山西师范大学前身),继续从事教育学工作,成为该校教育系的开拓者。1988年3月,她光荣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其参与提议的“关于临汾染料厂生产厂区搬离居民生活区”的议案,被采纳并落实,为山西师范大学及周边居民创造了环保、清洁、绿色的学习生活环境。刁文兰从事教学工作近40年,为培养高等师范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初夏的一天,笔者有幸拜访了德高望重的刁文兰老师。
1991年,全国唯一的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右)与刁文兰老师亲切交谈。资料图片
刁文兰老师住在山西师范大学教工生活楼,按照楼牌号很容易找到。初次见面,只见她容光焕发,双目炯炯有神,花白的头发梳理整齐,穿着一件带格的粉白色上衣,脖子上点缀着一条红围巾,完全一副知识分子形象。
“我这一辈子就没有离开过学校”,刁老师的话匣子从教育打开了。“从当学生起,上学、工作、退休,都没有离开过学校。当老师时,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回到家,还要备课、查资料。我这个人非常单纯,成天就是与学生接触,满脑子都是学校生活。”停顿了一下,刁老师又说道,“我教过的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成为全国各地师范类学校的优秀教师。他们并没有忘记老师,逢年过节,时常上门看望我。稍远的或者不方便的话,便经常给我打电话,嘘寒问暖。这不,前几天端午节,霍州的一名女学生,还带着她的两个孩子来看我,学生们惦记着我,是我毕生从事教师工作的最大欣慰。”说着,刁老师一脸自豪。
“刁老师,说说您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事吧?”说到这个问题,刁老师又打开了话匣子:“当年基于多方面因素,并经组织考察,我从众多候选人脱颖而出,有幸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心情很激动,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心系着教育未来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建言献策,为教育的发展争取更好的政策支持。”“我们那时开会,每年都是三月初去北京,会期都在二十多天。一般就是上午听报告,下午分组讨论,会务安排很紧凑。从北京回来后,我还要到汾西县、永和县、安泽县等基层单位搞宣讲报告。那时候提交议案,都是集体签名,不是某个人的提交议案。”刁老师叙述30年前经历的事情,就像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思维清晰,逻辑缜密,把荣誉、成绩都归功于组织、集体,展现出老一辈知识分子心怀大局的崇高品质。
笔者了解到,刁文兰老师两口子都是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并且都姓“刁”,便好奇地把这个话题抛了出来。刁老师接过话茬后动起情来“我爱人是北京人,我们两个在北师大上学时,是同学、同班、同桌、同龄,还是同姓。毕业的时候,我俩主动要求到山西工作。那时年轻,总不想过一种安逸生活,想到艰苦环境锻炼锻炼。于是,爱人去了山西省教育学院,我则去了太原师专。当时,山西省教育学院院长还风趣地说,这么优秀的两位北师大教育系高才生到山西执教来,可谓是一箭双‘刁’啊。”说到这个“刁”姓,刁老师满脸的自豪溢于言表,“我这个姓,在当时第七届全国人大山西代表团中,按姓氏笔画排名是第一,开会、讨论时总在前排就座。电视、报纸转播山西代表团活动时,人们总能看到我的身影。哈哈,我这个刁姓,真让我沾光不少。”
“刁老师,如果再让你当一次人大代表,再让你提一条议案,你会提什么呢?”笔者将这个字条递给刁老师,她不假思索地说:“我在大学学的是教育心理学,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不论是在太原师专,还是山西师大,我的教学与研究,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专业领域。我要提议案,还是要提加强在校学生教育心理疏导。”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墙上时钟已经指向11点了。为了不影响老人家休息,笔者便起身与老人告辞,心中默默祝福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健康快乐、安度晚年。(王辉耀)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