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首部眉户剧戏曲电影《我的父亲牛耕田》开拍

2018-08-29 17:23: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病床前,父亲牛耕田(潘国梁 饰)与养女牛小春(王倩 饰)真情相拥,诠释人间大爱。杜建东

当双目失明的母亲(张云霞 饰)无意间听到儿子给养女治病竟然卖血时,心疼不已。杜建东

  临汾新闻网讯 “戏曲梅花之乡”再添喜事!

  8月22日,随着戏曲电影《我的父亲牛耕田》开机仪式的举行,历时10年精心打磨、火遍晋南城乡舞台的眉户现代戏《父亲》将被搬上大银幕,以电影的方式将眉户这一兴盛于山陕的地方戏曲剧种推向全国,同时填补我市眉户剧戏曲电影的空白。

  临汾,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与元大都(今北京)齐名,是戏曲创作和演出中心,古往今来,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是名副其实的“戏曲梅花之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传承振兴传统戏曲文化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大力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市眉户剧团几十年如一日,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创作出了《雷雨》《风云广胜寺》等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涌现出了许爱英、潘国梁等获得国家“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传统戏曲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戏曲电影《我的父亲牛耕田》改编于眉户现代戏《父亲》。国家一级演员、市眉户剧团团长潘国梁介绍,《父亲》是该团于2007年创作编排的作品,也是他得以成为第24届梅花奖榜首获得者的主打戏。该剧以农民牛耕田的家庭生活为背景,以养女牛小春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善良、朴实、勤劳、担当的父亲牛耕田,为抚养孩子、救治养女,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感人至深的故事。经过10年的磨砺,该剧剧本日臻成熟、演员配合日趋默契,由此跻身国家精品文化工程扶持剧目,而纯朴善良父亲牛耕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有着广泛的人缘和影响。为了能够把戏曲电影《我的父亲牛耕田》打造成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品佳作,市眉户剧团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筹备,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业力量对剧本进行了再度打磨,微调了部分场次,调整了部分演员,以更加符合电影艺术的要求。“我们将紧紧抓住这次拍摄戏曲电影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精心刻画人物,用更直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为大力推进传统戏曲文化发展、积极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贡献一分力量。”

  《我的父亲牛耕田》是我市眉户剧戏曲电影的开篇之作,除由潘国梁领衔主演外,其他演员基本沿用了原有班底。同时,国家一级导演、曾担任过法国戛纳环球国际电影节等国际性电影节评委的尹大为担纲总导演,他将率领实力了得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团队,计划用时21天完成拍摄。出身于艺术世家、有过京剧学习经历的尹大为坦言,为了拍好自己一生中的第8部戏曲电影《我的父亲牛耕田》,先后3次来到我市进行前期选景,并带头学习了解眉户剧的“前世今生”、反复观看舞台演出的视频,“戏曲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艺术,既要求演员有较高的唱念做打功力,也要求导演懂戏曲、懂戏曲音乐。父爱如山,社会呼唤牛耕田这样的平民英雄,塑造好这样的艺术形象是电影人的责任和义务。戏曲是国粹,作为一名导演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戏曲电影,把眉户剧这一地方剧种进行更广泛地传播,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临汾的风土民情和文化底蕴。”

  据了解,该影片取景地均在我市,有望年底前与广大戏迷观众见面。有评论认为,戏曲电影《我的父亲牛耕田》的拍摄,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更好地传承振兴传统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部作品,能够让临汾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认识临汾、领略临汾、爱上临汾。

  记者 孙宗林 王晓静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