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取得初步成果

2019-01-16 10:01: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孙宗林)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平阳记忆”文化工程领导组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各项目组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推动该文化工程按照原定计划稳步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7年3月23日,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通过了《临汾市“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实施方案》。5月3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临汾市“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办发〔2017〕17号),文件明确了“平阳记忆”文化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项目内容、实施步骤、领导机构及保障措施,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努力把平阳记忆打造成文化精品工程”。

  经过认真筹备,于2017年7月7日举行了“平阳记忆”文化工程新闻发布会。同时,召开了各部门、各单位、各项目组和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此后,领导组办公室在各单位配合下,抽调112名精兵强将和专家成立6个工作组和46个项目组,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到当年10月,基本完成对各项目的分类调查,补充完善,摸清底数;当年12月底,基本完成各项目大纲的修订、完善和编制;2018年年初,开始资料收集、整理,编撰项目内容。到目前为止,80%的项目已经完成资料的整理收集,其中,国宝记忆、能源矿业记忆、文物记忆、典籍记忆、科技记忆、农业记忆、印刷记忆、民间艺术记忆、人物记忆、植被记忆等项目进度较快,收集资料较为完善。生态记忆、气象记忆、党史记忆、体育记忆、美食记忆、方言记忆、金石记忆等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快进度。

  据了解,我市“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实施以来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可概括为“6+l”,即“一套文化丛书”。完成了《“平阳记忆”文化系列丛书》编撰工作。该丛书依托我市独有的“尧文化”“晋国文化”“根祖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组织了10个团队,历时一年半时间,按照不同主题,分类进行编撰。具体包括:1.《尧文化卷》;2.《晋国文化卷》;3.《根祖文化卷》;4.《黄河文化卷》;5.《民俗文化卷》;6.《非遗瑰宝卷》;7.《文化艺术卷》;8.《山水名胜卷》;9.《红色文化卷》;10.《平阳文物卷》。目前,10卷内容已经创作完成,正在请专家审校,提出意见再作修改,力争今年五六月份付诸印刷出版。

  “一个门户网站”。建成“平阳记忆”大型门户网站平台——中国临汾文化网,域名为www.chinalinfen.com。该网站从去年11月正式上线,面向互联网,全方位提供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历史信息资源和文化动态信息,进入网站即可一站式完美体验临汾历史文化。网站有46个大项、600多个子项,支持多媒体、图片、文字等展示,提供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其中,戏曲记忆、文物记忆、城市记忆、国土记忆、科技记忆、农业记忆、印刷记忆、民间艺术记忆等相关内容已经可以在网站在线浏览。截至目前,网站共上传文字约1600万字,图片、音视频等8415个,网站访问人数33500人,总浏览点击量693100次。

  “一个微信公众号”。2018年2月,有关部门开通了“平阳记忆”官方微信公众号,从“平阳记忆”数据库中挑选精彩内容,单独编写成篇,在微信平台同步发布,每天发一篇。截至目前,该官方微信公众号发稿323篇,转发5220次,总浏览人数155370人,总浏览次数455390次。

  一系列精华版读物。为进一步扩大“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影响力,特别是抓住今年旅发大会在我市举办的契机,大力宣传我市特色文化,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筛选出30种较为成熟的门类内容,编辑了《平阳记忆》(精华版)系列读物,制作成方便携带的小册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平阳文化、讲好平阳故事。目前第一批12册已经印制完成。

  一批特色展厅。为集中展示富有我市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具有重要记忆的历史文化资料及实物,打造宣传临汾历史文化的窗口,有关部门努力加快推进“平阳记忆”特色展厅建设。其中,市戏曲研究院戏曲文化展厅、市群艺馆晋南威风锣鼓展示馆已经收集大量资料和实物。“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已经有洪洞、乡宁、襄汾、曲沃、侯马、翼城、安泽、古县、蒲县、隰县、浮山县、霍州12个县(市)15个展示馆建设完成,具备开放展览条件。通过特色展厅建设,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临汾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一系列专题纪录片。为进一步扩大“平阳记忆”文化工程的影响力,宣传我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魅力,2018年以来,有关部门联合央视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策划推出了以尧文化、晋文化、黄河文化等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5集纪录片《尧舜之都》已于当年6月7日至11日在央视播出;16集纪录片《晋国》第一季4集,已于今年11月7日在央视播出,其余三季将在近期与大家见面。

  与此同时,这一文化工程的实施为助力全省旅发大会、促进文旅融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我市承办全省旅发大会之年,“平阳记忆”文化工程根据助力活动的需要,做了一些相辅相成的工作。首先是资源全方位助力。“平阳记忆”文化工程历时一年多,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资料并初步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网站和公众号推送,为旅发大会前的宣传造势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受到在临承担宣传任务的各主流媒体记者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使文化的传播和旅游资源的推广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其次是专家全程助力。在旅发大会举办期间,“平阳记忆”评审专家组从方案策划到文化挖掘、品牌提升、产品推广、文创设计等各个方面都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再次是研究成果全方位助力。围绕“平阳记忆”文化工程,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尧文化、晋国文化等十个主题的研究,为央视和我市合作推出系列纪录片《尧舜之都》《晋国》等,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支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