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临汾市民获福利

2019-03-04 09:43: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他们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活动当天,市残联工作人员走上街头,为市民送去健康知识,并为他们讲解国家救助制度。

  据统计,我市已办证的听力残疾人有11305人。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有100人,7-14岁的听力残疾儿童有257人。

  在平阳广场宣传站,市残联康复科负责人刘洁君说: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改善听力功能,与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和对儿童听力及言语发育进行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刘洁君介绍,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或青少年长期接触娱乐噪声(网吧上网,KTV唱歌等)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听力。”

  “如何预防中耳炎感染?”30多岁的张女士提出了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刘洁君耐心解说:中耳炎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婴幼儿及儿童应预防感冒,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避免随意掏耳朵,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道进水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加强体质锻炼、减少脑膜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也可有效预防儿童听力障碍。此外,遗传因素导致的儿童期迟发性听力损失也值得重视。”

  “凡是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残疾儿童监护人可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组织咨询和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救助内容包括: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产品、手术费、康复训练补贴等。”关于国家救助制度,刘洁君进行了详解,让市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享有的权利。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