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举办非物质文化传统艺术表演

2019-03-27 21:12: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张春茂)近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浮山木偶传承人吴春安和侯马皮影传承人赵翠莲应邀在锦悦城举办了传统艺术表演。

    当天晚上,浮山木偶传承人吴春安带领他的演出团队表演了唢呐独奏《喜庆》《北京有个金太阳》《变脸》,还有结合新时代独创的木偶表演《八项规定好》。

    侯马皮影传承人赵翠莲和她的演出团队表演了民间流传很广的神话剧《猪八戒背媳妇》《收五毒》等节目。

    这些形式独特、平常难得一见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称赞。

    表演中,台下观众应邀上台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了解皮影表演艺术和操作技巧。浮山木偶传承人吴春安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木偶人”,走到观众中间,让观众近距离学习了解木偶文化和操作技巧。专门组队前来观看临汾非遗演出的师大学子们热情高涨,他们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四川等地,对临汾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非遗传承    人的指导下,学习舞拳弄棒、抖袍提袖、甩稍摆翅、吹胡子瞪眼、盘脚打座等技巧,虽然动作生疏,但兴致勃勃,欢笑声不断。

    木偶戏传播历史悠久,在民间有“傀儡戏”“傀儡子”戏曲的说法,源于汉代,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的。木偶戏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三种形式。侯马皮影是山西皮影戏的重要分支,兴起于清朝末年,因其“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付百万兵”意趣盎然的戏剧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这种表演形式非常独特,是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木偶和皮影表演。”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李丹来自山西长治,她观看表演后表示: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我通过观看表演,听传承人讲述传承历史,感觉其中的历史文化还待进一步挖掘,需要更多人来关注和弘扬这些文化瑰宝。”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