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科技系统:六项举措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9-03-27 11:30: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记者在全市科技系统“改革创新、奋发有为”2019年工作部署会上获悉,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优化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扩大开放引进,着力营造优良创新环境,为推动临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和目标,全市科技系统推出六项举措为转型发展增加新动能、展现新作为。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领域,深化科技立项改革,对标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积极借鉴、探索一些新的科技项目立项机制。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强化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研发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方向、路线选择、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减少各类检查评估,提升科技计划实施的有效性。逐步开展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科技计划项目工作。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用五年的时间,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实施“种子计划”,大力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扩大创客队伍,增加市场主体。实施“育苗计划”,辅导、遴选具有科技潜质的优秀中小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通过税收及科技创新券等普惠性政策给予支持,同步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施“成长计划”,通过点对点专业化辅导,助力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育一个创新型县(市)和创新型乡镇,构建乡村振兴的科技样板;积极培育一个农业科技园区,突出技术集成、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农业创新载体,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全力组织实施永和、大宁深度贫困县科技精准扶贫专项,全力组织实施东西两山10个“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继续开展“科技下乡”,大力推进农村技术承包工作,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一个“星创天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让深度贫困地区依靠科技积累造血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运用,推进科技服务民生。围绕支撑美丽临汾、健康临汾、平安临汾建设,积极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矿区生态修复,“两山一河” 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加强生物技术、中医药等重点领域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提升“科技兴安”能力。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炼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重大项目资金支持。推动传统产业“长高”,走“减、优、绿”之路,重点推广转化一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焦化下游化工产品深加工;推动新兴产业“长大”,走“扶、引、育”之路,重点支持3D增材打印、制造过程智能化和信息化,紫光、绿光LED外延片及芯片等项目,支撑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

  强化服务观念,创新政务服务机制。健全入企帮扶的长效对接机制,做好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临汾子平台的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县(市、区)子平台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和辅导,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成果展示、洽谈对接、网上交易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降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投入成本,盘活科技创新资源,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政策辅导,推介科技成果,让企业真真切切感受到管理变服务创新的实惠。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