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临汾市人民医院“转型腾飞三年规划”·医技篇

2019-05-30 08:54: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直接关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全市首家“三甲”医院,如何发挥医院系统“排头兵”的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是继续与兄弟医院抢病源、拼数量走因循守旧的老路,还是勇担重任走攻坚疑难杂症的新路,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果断取舍,主动向攻克医疗难题发起挑战。在三年半完成“12345”五年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又自我加压,提档升级,作出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学术水平、职工素养”三大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八大工程的“转型腾飞三年规划”,为全院医疗技术快速提升铺就了一条科学、高效、坚实的道路。

  勇做危急攻坚的“桥头堡”

  今年4月,市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开张”,开始收治第一批病人。4月29日上午,记者在放射科看到,每个患者腕部都戴有二维码,经系统识别后,才能开展治疗。这样严谨的就医程序,防止患者治疗过程中被外界打扰。放射科主任白晓燕说:“肿瘤放射治疗科自2014年创建以来,就对标省内一流,设备高精尖,人员70%以上都是研究生学历,站在这个高起点上,切实为广大肿瘤患者服务。”

  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013年12月开始筹建,医务人员张丽强亲眼目睹了5年来整个科室的筹备、建立及运营。用他的话说:“领导真给力!”因为在科室筹建之初,就购置了PET/CT这个“镇科之宝”。PET/CT是一种高端的影像学检查设备,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主要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同样,该院检验科也拥有世界先进的检验设备,也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家美国贝克曼库尔特示范实验室。

  在市人民医院,像这样瞄准空白领域,针对疑难危重患者,提前高标准筹建的科室,2018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大医精诚惠民生。自2018年5月该院提出“转型腾飞三年规划”后,立足于打造全省一流的微创、介入两大技术支柱,急救、妇产、儿科三大拳头专业,影像、检验、超声、病理四大基础学科,心脏、神经、骨创、体检和肿瘤五大医疗中心,先后建立了李兆申院士工作站、10个名医工作室,重点筹建100个专病工作站,重点发展角膜、骨髓、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技术、将干细胞治疗技术应用在肿瘤、血液病、糖尿病等方面,加快推进产前诊断以及宫内治疗技术在生殖医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积极推进护理临床化、治疗化工作,开展静疗、置管、创口、造口等专科护理门诊,推进全院护理同质化。

  市人民医院以省级第一方阵优秀医院为新的奋斗目标,对标省级、国家级顶尖水平,努力构建“医院有重点、科室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使各专业学科特色技术全面达到区域一流水平。

  探索医教研一体化新模式

  2018年4月,市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为山西医科大第七附属临汾医院(第七临床学院),开启了医校深度合作模式,为实施“以教促医、以研促医”战略转型奠定了新格局。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并扩展至周边长治、运城、晋中等地市。

  瞄准短板,持续发力。市人民医院全面加快科研教学软硬件建设,制订科研教学楼整体设计布局方案及设备设施清单,重点提升临床教学能力及水平,全力执行培英计划。在全市牵头组建了全科医学、医学工程、生殖医学、介入及肾病等专业委员会,带动医疗系统积极开展医疗学术活动。通过实施科研考核考评、设立科研专项基金,进一步健全科研奖励机制等,充分调动全院科研积极性。2018年,该院举办学术活动112次,挑选10余名精英赴国外进修深造,外派196人次参加医疗学术活动。全年院级课题立项35项、厅市级课题19项,参加国家十三五项目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两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530篇,同比增长21.3%,其中核心论文69篇,同比增长228%,省级优秀论文4篇,市级6篇,获市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获“市长创新奖”两项提名……这一串串数字无一不体现着市人民医院医、教、研的飞速发展。

  “2014年医院搬迁新址,院领导提出专业细化。当时觉得压力重重,因为肝胆胰科手术难度大、风险大。但机会和挑战是并存的,在克服种种困难后,惊喜地发现专业发展态势良好,像我们医院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全省排第一。我对医院‘转型腾飞三年规划’充满信心,因为这是我们医院发展的最好时期。”市人民医院肝胆胰科主任许其威感慨地说。

  采访期间,正值2018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结果出炉,在全省20所三级公立医院中,市人民医院名列前茅,在市级医院中排名第一。当记者为此表示祝贺时,市人民医院院长苏学峰却沉着理性:“教学科研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而我们的弱项依然是教学科研,今后我们要在人才引进、技术提升、考核激励等方面下功夫,争取早日补齐我们的短板。”

  迸发全院全员的创造力

  医者仁心铸匠心。医学是呵护生命的科学,更应该具有匠人精神。市人民医院在培养医师成为具有高超医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的引领。

  对于医生的培养,用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新升的话说:“就像种树一样,马上显现不出成果,但几年以后,他们定能让医院绿意盎然。”

  结合“转型腾飞三年规划”,市人民医院以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学术素养、身体素养提高为重点,全面启动全院全员素养提升工程。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医院文化长廊、院史馆、院歌、院训等建设。“三基”建设、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科主任管理日、全员月度分层次培训……一系列强化医德医风、行业作风、职业道德等工作在全院悄然兴起。提高医院职工专业学术素养,每月读一本书、学术培训等活动陆续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一场接一场;乐队、国旗队等团体活动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全院全员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历时5年的飞速发展,市人民医院凭借硬件一流的崭新院区,带出了一支精神焕发的医疗队伍。在2000多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引进了骨科数字化及3D打印微创技术,2018年8月市人民医院多科室协作,成功完成我市首例TAVR手术,也是全国地市级医院成功完成的第一例;生殖医学中心实现全市“试管婴儿”技术零突破……在这所医院,每一场成功且具有突破性的首例手术,都意味着医疗水平向上攀爬了一个台阶。

  今年“五一”节前夕,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许红星捧回了“2019年山西省模范单位”荣誉证书,这是该院建院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我们最好的荣誉,‘一切为了百姓健康’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办群众满意的医院’是我们不懈地追求!”许红星发自肺腑地说。

  今天,市人民医院已进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正在向着全省第一方阵优秀序列豪迈前进。

  记者 王晓娜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