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孩子们的“网格”生活

2019-08-07 10:01: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孩子们接受专项体能训练

  临汾新闻网讯 放暑假时,市第二小学的孩子们被爷爷奶奶接回了社区网格。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过得怎么样?这样的暑期生活又带给他们些什么?几天前,记者走进网格一探究竟。

  当天下午,大雨过后,记者来到车站社区办事处,远远地听见二楼的大会议室里传出来了孩子们“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声音。记者走上楼一看,这不是会议室,而是孩子们的“假日小课堂”。来自山西飞鹰国防教育基地的仝拥庆教官正在给孩子们上国防课。

  一台电扇起劲儿地转动着,但室内依然有些闷热。仝教官给孩子们讲了中国的武器装备后,孩子们好奇地提问,“教官,为什么我们要学国防呀?”仝教官告诉他们,“因为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少年强则中国强,国防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孩子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这堂课使他们懂得了“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道理,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45分钟很快过去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到院子里,接受专项体能训练。只见他们兴奋地穿上迷彩服,个个精神抖擞。“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在仝教官的指挥下,他们竖起耳朵,认真做每一个动作,动作和队形从无序到整齐划一。”123,321,1234567……“在仝教官的教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了军营里的拍手方式,一遍、二遍、三遍,从低声到声音宏亮,俨然一队军营小士兵。

  训练即将结束时,一位老奶奶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个高压锅。“奶奶给我们送绿豆汤来了!”一个孩子高兴地喊道。原来,69岁的关工委辅导员冀淑敏老人在家里熬了清凉的绿豆汤,特地给大家送来了。学生代表首先为教官捧上第一杯绿豆汤,并敬少先队员队礼。接着,孩子们都行动起来了,给旁边的奶奶们端上绿豆汤。最后,大家都喝起来了。旁边的家长告诉记者,冀阿姨可热心了,每天都会熬绿豆汤给大家喝。记者向她表示感谢,冀淑敏说,现在年轻人工作太忙,尤其放假时无人看管孩子,为了给他们减轻负担,我让孩子们到我家里来,每天给他们熬汤,他们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时,一个叫梁锦豪的孩子说,我已经是第三年参加网格活动了,连着喝了三年冀奶奶的绿豆汤,我长大了也要给冀奶奶熬汤喝……

  这时,一个叫韩艳逸的女孩穿着一身漂亮的演出服姗姗走来,嘴里叫着“闫奶奶”。当着记者的面,她问几位现场的阿姨,“这是闫奶奶买的演出服,我穿着漂亮不?”“真好看!”大家都这样夸道。韩艳逸口中的“闫奶奶”叫闫惠芬,今年73岁,已经参加社区网格服务17年了。她虽然患有多种疾病,但一直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她给老人、孩子买军装、舞蹈裙等演出服,花费累计已有6000余元。大家向她表示感谢,闫惠芬却说,这点钱不算啥,大家开心就好,社会主义大家庭就应该这样和谐美好。

  社区主任贾海燕告诉记者,自2002年社区关工委成立以来,他们依托“五老”人员,以“大手拉小手,共建爱心园”为主题,开办了假日小课堂,举办了多项活动。现如今,在社区的7个网格中,网格长和辅导员共有28人在为家长和孩子们服务。他们带孩子们到飞机场,近距离参观飞机;慰问一线职工,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开办了法治课堂,鼓励孩子们参加公益劳动,争当爱路护路小卫士……

  临行前,贾海燕对记者说,下下周我们还要举办“快乐阅读、伴我成长”活动,还要慰问残疾人和空巢老人,你们一定要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样……

  记者 郭璞 郭秀婷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