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级非遗传承人张雅琴张瑞琴讲述“千层空心月饼”的故事

2019-09-10 09:01: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中秋节即将到来,9月6日,记者在乡宁县城拜访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空心月饼”传承人张雅琴、张瑞琴姐妹。

  乡宁“千层空心月饼”是一种精美的甜点,其外形、口感与一般的乡宁空心月饼不同,外观圆满精美,色泽焦黄,起酥起皮;口感甜而不腻,尤其是外皮,不仅香酥,而且干脆。

  据“千层空心月饼”的传承人张雅琴、张瑞琴姐妹介绍:“这种饼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别看它个头小,价钱却比普通月饼多一块钱,还总是供不应求。”姐妹俩边忙乎着手头的活,边介绍着这份让她们自豪的家族传承,“小时候,每逢中秋节母亲就要提前让父亲泥炉子、砸焦炭,让我们姐妹打核桃、剥花生,她亲自炒芝麻、调馅子,精选食材,非常讲究,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乡宁人打月饼的故事。”

  姐妹俩介绍,八月十五打月饼在乡宁是传统,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乡宁的月饼是空心的,但品种多样,材质不同,各有特色,百花齐放,有普通的空心月饼俗称“干饼子”,有上蒸笼的叫“蒸月饼”,也有工艺复杂的油酥饼子,叫“千层月饼”等等。

  明清以来,乡宁城内郑、王、杨、闫四大家族,每年八月十五都要把做的月饼拿出来现场比赛,场面热闹、趣味横生。王氏家族的千层月饼,就是在明末比赛时亮相登场被评为榜首,誉为“鄂邑空心月饼之王”。据说,千层月饼胜出的原因是集北府郑家与后铺王家秘方之精华制作而成。“因为北府的兵部尚书郑崇俭娶了其恩师王咏之女为妻,郑王两家联姻,无所不通。从此千层月饼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今年年过七旬的张雅琴说,“我母亲是明代鄂邑望族王咏的后裔,名叫王友来,自小就会做千层空心月饼。我出嫁到郑家后,发现婆婆也会做这种饼,但困难时期用玉米面做的饼怎么也做不出那种效果。”

  “我母亲85岁那年中秋节前又准备打月饼,她把我们姐妹几个叫到跟前说,千层月饼是我们家族几百年来的传承,千万不能在你们这一代失传。你们虽然吃过几十年,但在选料、配方、制作等方面没有学精,我教给你们,一定要传承下去。”看着年迈的母亲,姐妹俩感受到了把这门手艺学精的重要性。于是,她们工作退休后便专注地跟着母亲学习,传承了明代鄂邑望族郑王两家千层月饼的制作秘方,进而发扬光大,配制了果味、杏脯、桂花、枣泥、五仁、桔味等多种馅料,还申请注册了“鄂山明月”品牌,从2015年开始,连年被评为“千层空心月饼”金奖,2016年,她俩同时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哥哥张建忠退休后,也与我们一起做千层空心月饼。他虽然不是传承人,但也在与我们一起积极传承这份流传了千百年的技艺。”妹妹张瑞琴说,“母亲92岁时仙逝,虽然已经走了几年,但我们一定不会让这门手艺失传。”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