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旅游景区“新体验”

2020-03-18 09:29: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莺飞草长又一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好转,我市A级景区自3月1日以来已陆续恢复向游客开放。那么,在这些景区游览会有怎样的新体验呢?3月14日,记者在尧都旅游景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尧庙景区时,工作人员杨莹正守候在景区大门外的防疫监测点。“您好,给您测一下体温。”说着,杨莹拿起额温枪靠近记者的额头,“36.4度,体温正常,再给您消一下毒。”只见她拿起桌子上的酒精消毒液,喷在记者的双手掌心里。“要是游客体温超过37度,该咋办呢?”记者追问。“按照工作方案,我们一旦发现游客有发热、咳嗽症状,就会将其送到设置的隔离点隔离,并第一时间通知附近的卫生院进行处置。”杨莹一边解释着,一边递过一本《尧庙景区游客信息表》,“您还得填写一下个人信息,特殊时期请谅解。”

  翻开封皮,内页是一人一页的游客健康状况登记表,其中既有姓名、性别、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常规信息,也有来源地、居住地、来临汾方式、车牌号(车次号)、是否经停湖北地区、体温、本人及家庭成员是否有发热和咳嗽、是否隔离观察、是否是疑似病例等基础信息,采集项目颇为详尽。记者按照要求一一填写完,这时又有游客来到近前,同样是“三步走”:一测体温,二对双手消毒,三实名登记在册。随后,杨莹引导他们前往售票窗口购票,并且再三提示“进入景区后,注意确保人与人间距1.5米以上”。

  攀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游客是80后的张澜以及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孩子,一家人久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年前自驾回到河南周口老家过年。如今,疫情形势趋缓,单位复工复产在即,张澜便又开着房车载着家人一边欣赏沿途景色,一边返程新疆,路经临汾时慕名来到尧庙景区。“以前对‘尧’有所耳闻,但不是十分了解……”探索未知的欲望,让张澜并不在意进入景区前的一系列监测举措,“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严格一点对大家都好。”

  步入景区后又会是怎样的体验呢?张澜没有请导游,记者便充当起了他们一家人的向导。我们沿着“龙凤之脉”甬道一路走走停停,他的一双儿女会不时地指着路旁的文物雕塑问:“叔叔,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记者对照着器物旁的注释一一解答,但显然这样的解答并不十分专业。好在景区工作人员善意提醒每个景点都有语音讲解。于是,每到一个景点,张澜就会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一边听着讲解,一边游览,对于他的一些疑问,记者则会力所能及地予以解答。

  当天景区里的游客并不多,掩映于苍松翠柏间的殿堂楼阁显得愈发清幽深邃,而我们的游览也从容和惬意了不少。穿过“五凤楼”门洞,我们登上尧井台,联想当年“寻蚁造井”的场景;驻足古柏树下,倾听“鸣鹿柏”“夜笑柏”的美妙传说;伫立庄严的广运殿,拜谒国祖帝尧;置身肃穆的祭祖堂,追溯姓氏源头;身处幽静的寝宫,脑补洞房花烛夜的由来……借助语音讲解,初来乍到的张澜听得虽不十分透彻,却已对4000多年前尧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格局,临汾是华夏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有了基本的了解。“历史书上的知识居然在这里得到了印证,真的很神奇!”张澜说,以后有机会他还会重游这里。对于不止一次涉足的记者来说,这样的游览同样不失为一种“新体验”:没有人声鼎沸,没有步履匆匆,可以心无旁骛地“温故知新”,可以静心聆听历史的回响、品咂尧文化的魅力,实属难得。

  又是一年春好处。这样的体验是我市A级景区扎实推进恢复开放的一个侧面。记者了解到,按照“分类、分区、分步”差异化原则和“一景一策、一景一案”原则,包括尧庙、仙洞沟、尧帝古居、尧帝陵、华门在内的尧都旅游景区已于3月1日恢复向游客开放。据山西帝尧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海红介绍,在尧帝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该公司全面落实国务院《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山西省宾馆、餐饮、景区等服务业复工复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临汾市、尧都区《关于旅游景区复工复产恢复开放的通知》以及尧帝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旅游景区复工复产恢复开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要求,完成规定动作,有望做到疫情防控到位、景区安全可靠、群众有序游览、环境文明优美、线路产品新颖、客源逐步增多,实现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双赢目标。

  记者 孙宗林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