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霍侯路征费管理处霍州收费站。在南来北往的车流中,该站的干部职工正在紧张地除冰。该站副站长闫跃光表示,收费站作为临汾的北大门每天达5000多辆次,所以,一定要确保车辆通行畅通。全站所有人员两班倒,遇到特殊情况,还要24小时连轴转。”此时的闫跃光,黝黑的脸庞上,双眼已布满血丝。他刚刚值完一个白班和一个夜班。尽管如此,他还是拿起铁锹和扫帚,在滚滚车流中来回穿梭,和大家一起铲冰防滑。
在第二道道口,闫跃光设置了警示标志后,示意大家加快除冰速度。他说:“过往车辆比较多,一般只有30分钟的清理时间。如果不能有效掌握,极易造成堵车。”尽管是寒冬腊月,但闫跃光头上冒起了热气。对此,他幽默地说:“难得有时间锻炼身体,这挺好,冬练三九么。”正是在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的支撑下,闫跃光一干就是10多年。从一线收费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直到步入领导岗位。闫跃光说:“除冰对我们而言,真不算啥,有时候车多了,必须穿上反光背心到站前100米处分流,漫天尘土,席卷飞扬,说实话,那才是对人的一种考验。”“越到夜晚越频繁。车站的每位同志,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如此的经历。”对此,该站站长李晓鹏认真介绍道。
他说:“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是我们的传家宝,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是我们的使命。因此,我们都是从基础性工作开始干起,随后一步一步成长起来,闫跃光就是佼佼者。多少年如一日,以站为家、忘我工作,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全站的员工学习。”
本报记者鲁剑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尧都区慈善总会为寒门学子送温暖
下一篇: 临汾日报印刷厂:多举措提高职工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