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中学,临汾一中素以名师云集、校风朴实、人才辈出而著称。该校创建于1896年,其前身为晋山书院,同年扩建为平阳中学堂,其后几经更名,1950年正式定名为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1980年被认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2004年被认定为省首批示范高中,2007年被教育部和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更是被中学百年名校论坛评为“中学百年名校(2012-2014)”。
2011年9月,学校顺利搬迁至占地面积455亩、建筑面积138757平方米河西新校区,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善的配套服务、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校现有教职工485人,其中专任教师406人。学校教师素质过硬、名师众多。其中全国优秀、模范教师10人,特级教师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36人,中教高级教师79人、中教一级教师161人,本科学历教师417人、研究生学历68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全校35岁以下教师占总数的60%以上,一支活力无限、干劲十足、潜力无穷的青年教师团队正活跃在一中的讲台上。
2011年,该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1年临汾市直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清华大学评为“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2012年后陆续成为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大学生源基地校。2013年高考,该校再次实现新突破、新跨越,达二本线以上792人,达线率为85%,其中达一本线519人,占达线总人数的65.5%。包揽临汾市文理科状元,有7名同学达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4名同学被录取。
学校牢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生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德育管理方法为突破,家校联合,从严治教,潜心育人,使学校德育工作亮点迭现、成效显著。近两年,学校先后开展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光盘行动”、“我的梦·中国梦”、“学雷锋”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以“青春情·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2012年成功组织“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山西赛区)”活动;在2012“中国教育改革成就奖”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科研质量是强校之基。该校围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工作重点,以学校发展目标为方向,以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以评模争优为推手,以教学评比为平台,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以研促学,以评促改,以点带面,广泛开展观摩示范、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等校际教研活动。与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等名校 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常态研讨制度。通过讲座、报告会、示范课、座谈等形式,与古县中学、乡宁三中、翼城三中的师生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充分发挥了临汾一中这所百年老校的示范性作用。2011年该校被评为“国培计划”山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2012年秦梦、赵国兴等人被评为先进教研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全省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山西省基础教育“三优工程”评选、三晋名师评选、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佳”系列评选活动中,学校相继有50余人次获奖。
一个多世纪以来,临汾一中秉承古老尧乡的博大文化,浸润秀美汾河的千古灵气,形成了求真至善、立德立人的优良传统,办学至今为社会和高校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如今,临汾一中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以探索创新的精神与勇气,以勇立潮头的气魄与风范,与时俱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积极打造教育品牌,为振兴临汾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做学习的主人
下一篇: 尧庙景区新春庙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