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军华)近年来,霍州市教科局教研室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抓手,狠抓教育教学水平质量提升,积极探索以教研改革促教学水平提升的科学化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被授予临汾市先进教研室荣誉称号。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业务素质。该市教研室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了教研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将教研员分为五组,统一领导,任务到组,责任至区(校),分线管理,互相配合,明确责任,定期检查;严格落实每个教研员做到三个一,即负责一个片区、包联一所课改校、一所薄弱校;采取“311”工作模式,即每周三天下乡调研,一天理论学习、归纳反思,一天处理日常事务;每位教研员必须承担一项课题研究,必须每学期至少做一节公开示范课,举办一次教研专题讲座。2013年,该市教研室1名教研员获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称号,5名教研员分别取得了山西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1名教研员获临汾市名师称号。
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出台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指导意见,成立了课改先行校联合体,先后开展了5次课堂教学改革观摩活动,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与兄弟县市名师同课异构,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组织召开了“实验东区、白龙矿区、实验小学、煤电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围绕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评价进行研讨与交流,使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的举措。
狠抓教学研究,创新教研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到绛县横水中学、临汾贾得中学、柳林双语学校、太谷三中等地参观学习,邀请忻州一中名师、省内外专家来霍州指导工作,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研工作形式;利用课改先行校每月一次的校际交流活动、每月一次的业务校长例会、重大的教学教研工作会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平台,积极开展市级教研活动;把初中、小学分别划分为6个区域,每月组织一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区域教研,既解决了具体问题,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强化教师研训,促进教师成长。把教师研训、优课评选、新秀选拔、区域教研、送教下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针对小学英语和小学科学等薄弱学科,采取“集中培训、示范引领、个别指导”的形式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使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二是选拔教学骨干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三是组织初三教师参加中考研讨与预测会。四是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一线校长、骨干教师共同探讨与交流。五是组织“中小学教学新秀赛讲活动”,评选中小学教学新秀,极大激发了中青年教师工作热情。
深入基层调研,强化常规管理。重新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量化评估细则,对基层学校进行千分制考核。通过查阅资料、推门听课、课后检测、作业抽查、问卷调查、现场打分、整体反馈等形式,帮助学校总结经验,反思问题,规范管理,确保了全市中小学常规教学的规范、有序运行。一年来,共检查各种教案1200余本,检查各类作业8000余本,听评课800节,抽测学生1200余人次。
强化质量监测,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建立了“组织命题、安排检测、组织阅卷、登分核算、评估分析、形成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形成了分析数据、解读现象、发现问题、研究策略、解决问题的质量检测体系。通过监测,可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摸清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把关工委工作放在心里 抓在手上 落到实处
下一篇: 侯马市各校召开家长会筑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