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泽县,经常可以听到一个新鲜的名词——“三级中心、一网一格”,在服务性机关、社区、乡村,每一处都有便民服务室或者服务大厅。这样的服务性机构有三百多个,遍布城乡,连点成片,织就了一张便民服务的“大网”。群众有什么诉求,只要触碰一下这张网的脉络,就会有相关人员为其排忧解难,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的1月6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有人报警称一民工上到鑫源小区18层顶楼,站在飘窗边讨薪。临近三九的天气,北风呼啸、气温极低,该民工大量酗酒,步履踉跄、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坠楼的危险。接到警情后,服务中心这张大网立即联动,公安、消防、住建、劳动等部门火速赶赴现场,采取防护措施。
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该人并非农民工,而是一家有资质的装饰公司负责人。其原先从开发商那里揽下涂抹大楼外墙的工程,按照合同约定,工程完工后开发商支付工程款30余万元。但由于天气原因,工程没能按时完工,所以也无法得到工程款。但他雇佣的河南籍民工要回家过年,跟他不停地讨要工资,他实在无力支付。加之近段时间他的家人也生病住院,花费较大。内忧外患致使他非常郁闷,在心情极度沮丧的情况下过量饮酒,才做出过激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联动各方一方面苦口婆心地安慰他、开导他;一方面责令开发商立即从太原赶赴事发地,现场解决问题。下午2时许,该负责人的情绪渐渐平定,听从劝说下了顶楼。待得开发商赶来之后,联动中心、住建、劳动等部门多方协调,最终与开发商达成协议,次日支付其工程款20余万元,余款在工程完工验收后再行支付。至此,历经6个多小时的劝说调解,此次突发事件终于平息。第二天,开发商如约向该负责人支付了20万元,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安泽县交通局吴彦凹漫水桥工程。这桥与“311”也有关联,事情得从去年说起。2013年是个多雨的年份,肆虐的洪水将年久失修的漫水桥冲毁之后,给河对岸的几十户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虽说上游有沁河大桥、下游有孔村的漫水桥均可绕行,但走惯了这条路的人们还是难以面对这个现实。于是他们就找到村委协商,村干部跟他们分析:修桥不是件小事,动辄几十万元的投入,村集体没有这个能力,让你们几十户摊钱你们肯定也不干,你们不如去找联动中心,看看上级单位能不能给解决一部分资金。于是,吴彦凹的群众就到府城镇便民服务大厅去求助。镇政府的每笔钱都是按预算分配的,没有额外的资金。正如前面提到的“一站式服务”,镇里就将情况反映到了联动中心,联动中心又将情况汇报给了县领导。
县委书记任秀红对此事非常重视,亲自带领县委、县政府领导、镇村“两委”、交通、城建、水利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了解具体情况后,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让群众满意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决定由县里拿出资金,修建一座高标准的漫水桥,方便群众的出行需要。
安泽县的寻常百姓大概并不了解“311”的含义,但都知道联动中心能办事,而且办事快。“有诉求,找联动”,渐而渐之形成了一种共识,成为群众解决诉求的最便捷的途径。“311”服务体系自创建以来,在解决群众诉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有效解决了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处理群众诉求不够及时的状况,实现了干部与群众的心连心、零距离。
通讯员 郭建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责任点亮万家灯火
下一篇: “小草爱心团”的圆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