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农商银行张会敏:百姓的金融“服务员”

2020-03-27 08:51: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张经理,我的贷款到期了,现在村里不方便出去,我用什么办法还款?”

  “张经理,我的蔬菜大棚现在需要扩建,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不开,需要3万元的贷款,需要什么手续?我提前先准备好。”

  “前段时间,每天都有十几个电话打到我这里,不是客户需要贷款的,就是客户贷款到期需要还款的,因为疫情影响来不了营业厅,提前给我打电话询问怎么办。”张会敏告诉记者。

  张会敏,尧都农商银行金殿支行信贷业务经理,自2000年参加农信工作以来,一直在金殿支行,一干就是20年,肩负8个村的信贷工作,平均每月管户240户。多年来,张会敏忙碌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辖内村落,营销、服务之余,帮助村民解决困难,不仅是知农事晓农情的“活地图”,也是解民忧助民需的“活字典”,在当地群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进入农信工作之初,张会敏一直告诫自己:“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干事业要兢兢业业。”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只要有空,他就走村入户,跑到最偏远的村子,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协助群众共谋发展的路子。多年来,张会敏自己也说不清楚下了多少次乡,他说:“以前下乡就是骑摩托车,只要我的摩托车出现在村里,农户们就知道是我到了。”正是这一次次的下乡,使他了解了不少实情,村里哪家是做养殖的,哪家是搞种植的,久而久之,让他更加了解了农户,也对周边的环境更加熟络。

  “农户的兴旺就是我们的兴旺,农户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发展,一定要增强源头意识,全力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在发放贷款方面,张会敏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用在助农增收致富的关键点上,是他天天思考的问题。张会敏经常带队走家串户,主动与农民拉家常,详细了解农业产业结构、信用、资金需求等情况,不仅为农户提供贷款支持,还主动为农户提供科技、市场信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张会敏了解到北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风强十年前因意外事故致残,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张风强身残志坚、思维活跃,有经济头脑及强烈的致富意愿。在张会敏的鼓励和帮助下,张风强成功获得扶贫贴息贷款4万元,开展大棚蔬菜种植。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张会敏经常联系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张风强大棚种植,帮他们把大棚种植走上了正轨。经过一年的努力,张风强就把贷款还清了,现在每年都有9万余元的收入,家庭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每次张会敏进行上门回访,张风强都会激动地说:“真是感谢您啊,张经理,如果没有当初给我的扶贫贷款,我现在就不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张会敏多年如一日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也得到了金殿支行全体同事的认可,见到张会敏,他们都会尊称一声“大哥”。这声大哥,并不单单是因为年龄的缘故,敬的是他身上的责任和担当。只要有金融需求,村民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张会敏。他说:“我就是百姓的金融‘服务员’,随时为大家服务!”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