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室外寒气逼人,棚内春意融融。走进翼城县南唐乡樊店村的大棚内,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如今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放眼望去,一颗颗娇艳欲滴的草莓隐藏在碧绿的叶子中间。几名妇女正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摘着草莓,大棚主人吴海林夫妇则在一旁不停地指导。
“春节期间草莓需求量很大,我们要抓紧采摘,争取卖个好价钱!”妻子胡金荣脸上朴实的笑容格外有感染力,花甲之年的她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采摘、打包一气呵成。此时吴海林正开车前往县城,将新采摘的草莓送往超市和水果店。看得见的收入让他们感到付出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和很多村民一样,吴海林一家曾经靠着地里的麦子、玉米过日子,前几年他们响应政府号召,尝试着搞新型农业。“我家是最早建起大棚的,那时候大家都持观望的态度,我也想建一个大棚先试试,种了两年蔬菜,感觉还是不挣钱。村里组织去外地学习考察,回来后就决定种草莓。”胡金荣说,考察的结果让他们视野开阔,2019年年底,他们从翼城联社南唐信用社贷款5万元,又建起了4个大棚,并将原来种植蔬菜的大棚整修一新,做好了种植前的准备。
崭新的大棚在眼前,但是草莓苗从哪里买呢?“我那会儿想着既然决定种,就要选最好的品种,想起考察时看到的草莓品质很好,就决定自己开车去当地买。”吴海林回忆说,开车一来回花了4天时间,终于将种苗带回,他便马不停蹄地带着家人开始育苗。
当一棵棵小苗深深地扎在土里,看着它们挺拔地生长起来时,吴海林夫妇擦掉额头的汗水,开心地笑了。大量上市的草莓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及时完成采摘,在高峰期还临时雇用了几个村民。“我在家也闲着,偶尔过来帮忙采摘,时间长了还能教其他村民摘草莓的技巧。”正在大棚里帮忙干活的村民肖燕笑着说。
“我家的草莓已经有名气了,太原的客户指定要我们的货!”吴海林说起自家的草莓,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樊店村交通便利,晋韩公路、侯月铁路穿村而过,这给草莓的销售带来极大便利,有时吴海林忙不过来,就让下了班的儿子抽空送货。“除了送往当地各大商超,还在紧挨着的公路边摆摊。我女儿嫁到太原,经营着一家水果店,量大了就让她开车回来拉,听她说好多老顾客都专门要我们的草莓,一个月拉200多公斤都还供不应求。”吴海林表示,为了选取更好的品种,他计划2021年先将部分棚种上西瓜、甜瓜等水果,再对草莓品种进行筛选。
“我们村去年举办了关公文化周活动,前来的游客还挺多,大家对我们的草莓很喜欢,卖得挺好!有咱信用社的支持,我希望能够继续扩大规模,草莓肯定卖得更好!”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草莓,吴海林夫妇脸上堆满了满足的笑容。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