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位于吉县新城工业园区的达明一派公司厂区内,车间里现代化的设备高速运转,把从当地和周边县市收购的水果进行深加工,生产出来的水果原浆在当天就会发往各地,以满足下游企业的生产需求。在吉县农商银行金融力量的鼎力支持下,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一步一步茁壮成长,将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产业初创披荆斩棘
集种植及深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拥有4条生产线、年产水果原浆20000吨,新产品在持续不断创新研发中……面对公司如今的规模,敢闯敢拼、怀有一腔热血的公司董事长陈成星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这些是凝结了他和团队的心血才取得的。
2006年,吉县苹果产业发展蒸蒸日上,陈成星以敏锐的眼光在北京建立了苹果销售中心。“那几年,腊月底,别人都忙着过年,我却忙着见客户。”经过几年打拼,他所推广的吉县苹果及其他绿色农产品,逐渐打开了全国市场,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东到上海、西到兰州,销往了全国各地。
如何让吉县的特产具备更大的增值空间?陈成星经过多方考察,决定依托当地苹果资源优势开展水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2011年,他经过多方筹措,投资6200万元成立了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6月,又投入3000余万元建造厂区,引进了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成果——全国第一条最先进的植物益生菌发酵原浆生产线,主要生产果蔬原浆、果蔬汁饮料、果酱等以苹果、胡萝卜、梨、南瓜等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从初具规模到逐步走上正轨,整个团队不分昼夜,研究图纸、安装、试机、发酵……常常是24小时连轴转。这一项目的顺利投产,消化了当地大量的水果库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品牌发展乘风破浪
“技术上的不断投入,资金需求量大,吉县农商银行从2013年支持100万元贷款开始,到如今增加到1800万元贷款,给予了我们企业强有力的帮助。”
陈成星带领研发团队主攻的益生菌发酵技术是个新领域,在国内第一款具有益生菌发酵的纯果蔬汁诞生时,当时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要想得到行业的认可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陈成星就挨家挨户拜访高端商户进行推介。功夫不负有心人,优质的产品终于赢得了商家的青睐,他们成功与雨润集团、旺旺集团、中沃集团等国内60余家集团公司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还有多家代加工合作。
公司现在除拥有胡萝卜浆、发酵梨浆、苹果浆等十多种植物益生菌发酵原浆产品外,还拥有“达明一派”“益百畅”“晋缘”三个全资品牌,获得“全国十佳好产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山西省名牌产品证书”“市长创新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助力一方尽心竭力
达明一派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成功开创了自己事业的陈成星心里却始终有一个带动更多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夙愿。陈成星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参与全县脱贫攻坚,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带动农民增收。
达明一派公司采取“公司+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在车城、东城等乡镇7个村建设精品苹果栽植基地20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800亩,南瓜种植基地400亩,通过签订合同,免费发放有机化肥、薄膜、种子,提供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等方式,开展企业“联村带富”行动,多年来,该公司辐射带动吉县两个乡镇的6个村共194户村民增加收入。
“我是最早和公司签订协议的人之一,他们免费提供种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从整地到收割,每一个环节他们都有人进行技术跟踪,我种的胡萝卜达到标准了,自己也挣到了钱。种胡萝卜,再加上玉米和苹果的收益,每亩地比原来多收入3000元以上,好的时候能达到5000元呢。”屯里镇五龙宫村村民法石秀回忆起生活的变化,给记者算起了“增收账”。
2019年,为适应网络时代,陈成星又开启了达明一派“互联网+”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电商。达明一派公司在不断壮大,正一步步走向更高、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