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面对近期强降雨对我市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冲击,作为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全市农信社主动作为,积极响应省委、省联社党委、临汾市委号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助力全市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是行动部署到位。全市农信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担当、超前谋划,将金融支持救灾减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专注主业、回归本源”的有效举措,作为纵深推进重建重塑、落实“三个绝不意味着”精准判断的必然要求,于10月8日下午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下发了专门文件,在全市农信社启动了“金融支持救灾减灾专项行动”。
二是摸底调查到位。审计中心中层以上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动员组织辖内16家机构的1000余名信贷人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辖区所有乡镇农村、街道市场、基地园区摸排了解灾情,实地勘查农户、商户及中小微企业受灾情况,评估灾情对百姓秋收、秋播,商户投资、经营以及企业生产、进销等环节产生的影响,充分了解各市场主体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性金融服务需求和资金缺口,认真统计、建立台账,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靶向发力,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
三是资金统筹到位。审计中心统筹全市信贷资金,专列10亿元信贷额度,根据各县(市、区)受灾情况合理分配,聚焦防汛应急物资生产、运输、收储企业,聚焦水库加固、河道改造、堤防建设等相关领域,聚焦农民抢收抢种需要的农机、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聚焦受灾影响较大的农户、商户和各类企业,全力支持防汛抢险及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已投放相关贷款500余万元。
四是服务提升到位。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晋享E付、晋享生活上办理基础性支付结算业务,着力提升互联网信贷系统的使用率,所有小额信用贷款全部在线上进行办理,为广大群众提供“足不出户、一键申请、无需抵押、分秒到账、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取、随有随还、用款有息、不用无息”的便捷信贷服务。同时立足一个“快”字,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人专岗,借助省联社“暖心贷”等快贷产品,进一步简化信贷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受理、审查、审批、发放等环节的工作效率,确保受灾群众能以最快速度获得信贷资金。
五是纾困解难到位。对于需要救灾减灾专项贷款扶持的客户,最大限度地进行利率优惠;对于以往信用状况较好、受灾情影响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存量客户,坚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并视情况提供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服务,不断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渡过难关。
六是政策争取到位。强化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做好志愿救灾及宣传发动工作,并积极捐钱捐物,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积极向本地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额度,壮大低成本信贷资金规模;积极向各级政府争取专项贷款贴息、财政担保、风险补偿、保险理赔等政策支持,为金融支持救灾减灾提供坚实保障。
七是安全运营到位。认真开展营业场所安全检查排查工作,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及时掌握汛期气象和防洪动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广大员工和客户的绝对安全,保障基础性金融服务和关键基础设施稳定运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置各类风险隐患,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牢牢守住了农信阵地。(程霄)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