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应急管理局:如何防范地质灾害

2021-10-14 09:06: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我市地处黄土高原,山体多为黄土,雨水长时间浸泡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持续强降雨过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仍是当前重点。日前,记者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采访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介绍,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重点时段在每年汛期期间,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累计达100毫米以上时,发生的风险较高;3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24小时内降雨量累计达150毫米以上时,发生的风险高;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或24小时内降雨量累计达200毫米以上时,发生的风险极高。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区域为:坡坡上、坎坎脚、窝窝头、悬崖下、水体边;顺向坡建筑物区域、高位玄武岩区域、农村切坡自建房、县乡村组道路、煤矿开采活动区域、降雨区域、落石崩塌区域、工程建设区域、工程弃土、古滑坡。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主要表现为:山体不断小崩塌、树木滑动、山脚冒水;房屋倾斜、地面变形;井水变味、水量异常;鸡鸭躁动、不肯进食、不愿入睡等。

  该负责人表示,出现地质灾害发生前兆时,就是一个字“跑”。发生滑坡(崩塌)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迅速向滑坡体两侧跑;发生泥石流时,应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层较厚的低处,或躲在滚石、乱石堆后,更不能顺着沟谷往上或向下跑。来不及逃离时,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特别要注意保护头部;逃离受灾区后,及时呼救并上报相关部门,为抢险救灾赢得时间。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