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安置点里暖洋洋

2021-10-13 09:00: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12日,连日阴雨的天气渐渐放晴,早饭过后,汾西县僧念镇政府宣传委员侯五星组织在僧念中学设置的临时安置点的村民来到操场,晒晒太阳,活动筋骨。

  国庆假期,汾西县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许多民房出现了漏雨、坍塌的情况。10月6日,僧念镇紧急在僧念中学设置临时安置点,通过全力排查,疏导受灾群众安全撤离,10月7日安置受灾群众达240余人。

  木板上铺了厚厚的褥子,上面的被子、毛毯叠放整齐,水盆、暖壶也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在僧念镇临时安置点的一处起居室,干净整洁的环境让记者眼前一亮。侯五星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学校的志愿者来安置点打扫卫生,村民们也主动参与,共同维护这个临时的家。”

  临近午饭时间,涧子里村村民赵元记带着5岁的孙子在房间里玩耍。因为孩子在镇上上幼儿园,赵元记就租房陪读,留老伴在村里种地。这次下雨,他村里的东窑塌了,镇上租的房子也漏水,于是老两口带着孙子来安置点避险。说起安置点的生活,赵元记言语里满是欣慰:“在这里啥都不缺,生活用的毛巾、牙膏、牙刷都发了,怕我们晚上睡觉冷,被子、毛毯都备了,每天吃的饭菜里肉和鸡蛋也都不缺,虽然遭灾了,但咱老百姓心里热乎着呢。”

  77岁的北门沟村民刘二牛在安置点住了3天后被亲戚接到了僧念村的家里,在安置点的时候,听着村里人说起哪家的房子塌了,哪里的路断了,刘二牛心有余悸地说:“多亏贾警官他们把我背出来呀,后怕着哩!”

  10月6日晚,僧念镇政府工作人员在北门沟村疏导受灾群众撤离,刘二牛担心家里的牛、羊、鸡无人照看,坐在炕头不愿离开。几拨人轮番劝导,终于在凌晨两点,刘二牛同意撤离。当时仍在下雨,由于进入北门沟村的路面塌陷,救援车辆只能开进离村两公里的地方,僧念镇派出所所长贾彦峰与另外两名民警轮番背着刘二牛到了救援车上。在安置点,刘二牛与相熟的几位老人同吃同住,聊天遛弯,眉眼舒展的他逢人就夸:“党和政府关心老百姓,受灾也不让咱挨饿受冻。”

  为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每天与学生错时吃饭,每餐从排队打饭到落座就餐都有志愿者维持秩序。

  从10月4日接到在学校设置安置点的任务后,僧念中学校长闫宏伟立即组织老师清理出3间餐厅1间教室,并充实厨房工作人员,所有后勤人员全部到安置点帮忙。

  紧急撤离到安置点,既要让群众吃得好、睡得暖,还要让大家舒心安心。僧念中学开放了体育器材室和图书室,图书室增加了种植养殖以及一些家庭生活技巧等实用型书籍,充实村民在安置点的生活。

  僧念镇政府在安置点还为群众举办了卫生健康讲座、防诈骗法律知识讲座,还有志愿者上门理发,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僧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贾云钢告诉记者:“僧念镇在这次灾害中好多房屋遭到不同程度毁损,部分房屋存在潜在危险,镇政府要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全力让大家在安置点住得踏实安心。”连日来,僧念镇政府工作人员全员在岗,或维持安置点正常运转,或进村入户排查隐患,劝离返村人员,大家各司其职,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