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为啥我说人家尧都农商行是农民致富靠山呢?就是因为他们‘姓农、支农、助农’!”面前手捧着锦旗的马鹏,一字一句地解释着锦旗上字句的意义。隆冬时节的平阳大地,虽然寒意袭人,但尧都农商行的办公楼内却暖意融融。12月16日,尧都区县底镇的马鹏兴冲冲地走进尧都农商行送上一面印着“姓农支农助农 农民致富靠山”字眼的大红锦旗。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称尧都农商行为“农民致富靠山”?又是什么样的感受让他说农信人“姓农、支农、助农”?这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种过地、打过零工、给工地上送过石料……干的都是吃苦卖力气的活,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这是马鹏对自己过去多年坎坷经历的总结。3年前,马鹏偶然间听人提到县底镇土壤偏酸性,适宜种植地黄,只要能够产出来,不愁没有销路,这个信息激发了他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致富梦”。
想要种植地黄,首先要承包土地和买种子、化肥等农产品,这一切都需要有钱。没有启动资金这一切无从谈起。就在马鹏一筹莫展之时,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走进了尧都农商行县底支行办贷大厅。当他将自己的打算和困难向支行行长陕亚轩一股脑地说出来时发现,他的话不仅得到回应,而且还听到了很好的建议。
“没想到,他们对我的种植计划非常支持,跟我说‘老马,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农商行就是你的后盾’。”当即,在马鹏的带领下,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通过了他的贷款申请。当天,农商行就根据马鹏的经营资金需求为他匹配了“药材贷”产品,并成功办理10万元贷款。
有了启动资金,就有了致富底气。从贷款批下来的那天起,马鹏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全身迸发着活力,一心扑在种植上。“这几年,我从最开始承包100亩地,到后来扩大到600亩地,下一步还想再增加到1000亩地,不光种植地黄,还增加了黄芩、丹参等多种药材,年收入也从20万元发展到今年的300万元。”马鹏在自己创业的同时,还积极带动村民致富,他从当初自己一人干,到后来规模扩大后,雇佣村民干活,同时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等支持,以此带动全村100余人一起干,马鹏的“地黄致富梦”已经不单是他一个人的致富梦,而是众多农户共同的“致富梦”,托起这个梦的就是尧都农商行“姓农、支农、助农”的服务初心。
正是凭着这股服务初心,尧都农商行打造以推广会为合作载体、以惠农课堂为宣讲载体和以“金手指”日记为交流载体的“三大载体”,在全辖营造浓厚氛围,让乡村振兴真正成为广大农户触手可及的“蓝图”。
拉着尧都农商行三农事业部工作人员的手,马鹏有说不完的感激,“老马,不用太客气,咱们农商行和农民本就是一家人,支持你致富就是我们该做的。”“不行,这次可不能听你们的,我必须要当面表达感谢。”从马鹏认真的神情中可以看出这个质朴的“致富能人”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对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日子的憧憬。
从服务个人到服务众多创业人,从支持马鹏到支持万千个像马鹏一样富起来的农民,意气风发、昂扬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农信人始终牢记“姓农、支农、助农”,用更高效、更便捷、更普惠的金融服务做广大农民的致富“靠山”。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