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尧都区土门镇的主街上,一家红色门头的店面十分引人注目。走进店内,各式风格的家装板材、装修材料、家具家电等一应俱全。“我们就是要做土门镇货品最全的装修公司,根据每个客户要求量身定做,让每一位客户都满意!”今年50岁的老板王张平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这一路走来,真要感谢尧都农商行的倾力支持,我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回忆起创业以来走过的历程,王张平历历在目。
王张平从事建材行业近20年了,“认定了就要一直做下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一开始的学徒做起,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积累经验,从学徒干成了师傅,开办了木工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几十名员工的公司。
“最初学习的是木工,一点点提升着自己的手艺,再后来单干开起了木工作坊。”王张平说,在土门镇主街进行改造升级时,他的事业迎来了转机。“2012年,土门镇主街要建成商业街,我们紧邻街边的住户可以自己盖商铺,我当然希望抓住这个机会,但是建商铺需要的资金数额比较大,而自己的积蓄有限。资金从哪里来?这成了困扰我的一件愁事。”王张平回忆。“您好王师傅,我是尧都农商行土门支行的客户经理,您这是打算盖店面吗?有资金需求吗?”一次主动调查,让尧都农商行土门支行客户经理赵双穴了解到王张平的金融需求,“客户基本符合贷款条件,但是向其发放10万元贷款对银行来说风险较大,当时我心里也犯嘀咕。”回忆起当初的情况,赵双穴依旧记忆犹新。为此,赵双穴多次进店,从经营项目种类到交易收入情况、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前景进行认真考察。他发现王张平言谈举止中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经过多方综合测算,最终将15万元的贷款及时发放。“我一定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和支持!”在顺利拿到资金后,王张平感激地说。
资金到位后,王张平的门店顺利建起来。在他的诚信经营下,顾客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全链条式服务,如期将贷款还清。“我一边干一边学,从单纯的门窗安装到家装的各个环节,再到承接公装业务,我这里可以说是给顾客提供‘一站式装修服务’。业务扩大了,但是新的问题也出现了。”王张平坦言,装修行业需要垫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公装业务,往往是工程结束之后还拿不到款项,需要按照流程等待结账,这导致他必须面对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最难的一次是给煤矿做一个工程,前期垫资之后,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将80万元的工程款收回。遇到这种情况,咱尧都农商行总是及时上门服务,调查我的实际需求后办理授信,用实实在在的资金给予我大力支持。”说起发展中遇到的艰难经历,王张平感慨万千。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王张平在2016年成立了公司,规范化的经营模式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业务。2020年,王张平有了新的想法,进军政府采购平台,但资金有限成了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合作多年的尧都农商行。“我想发展新的业务让公司更上一层楼,但是资金上不太充足。”接过王张平打来的电话,赵双穴很快上门调查,了解到他的需求后,根据其情况为其增加了授信额度。有了资金的支持,王张平的新业务红红火火发展了起来。
“最近承接了4个村的公装工程,要在一个多月工期内完工,正在抓紧施工,其他的生意也在同步进行中。”王张平开心地告诉记者,“多亏了尧都农商行一直以来的资金支持,让我梦想成真!公司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谈及未来,王张平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